Skip to main content
 养生知识网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天气转寒 当心“面瘫”来袭

2019年11月12日 17:21:067030百度已收录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持续缩短,气温逐渐下降,极易发生面瘫。中医认为,风属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而人头面部属于阳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四病房主任医师李晓宁提醒广大市民,当出现一侧面部活动不灵、不能闭目、口眼歪斜、喝水漏水、鼓腮漏气的症状时,就可能患上了面瘫。此时要及时就医,以免留下后遗症。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持续缩短,气温逐渐下降,极易发生面瘫。中医认为,风属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而人头面部属于阳位。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当出现一侧面部活动不灵、不能闭目、口眼歪斜、喝水漏水、鼓腮漏气的症状时,就可能患上了面瘫。此时要及时就医,以免留下后遗症。

天寒地冻易致面瘫

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炎”或“面神经麻痹”,一年四季都会发病,不过在寒冬季节更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通常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坠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重者会出现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同时出现耳后、外耳道疼痛、疱疹,甚至听觉过敏等症。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出。现代医学认为此病为病毒感染使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水肿受压所致。本病属于 中医“口眼?斜”“吊线风”的范畴,大多因外感风寒之邪致病,所以冬季更易多发。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若壮盛人,无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经络为风邪阻滞,气必不上达。气不上达头面,亦能病口眼?斜。”

及时针刺见效更快

针灸治疗面瘫有明显的疗效。长期以来,针灸在解除病人疾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也表明针刺疗法能修复受损的面神经,可促进神经细胞结构及功能的恢复,对其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中医认为,针刺可调节和改善面部的气血经脉,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经脉充和条达,面瘫自愈,所以面瘫采用针刺治疗是最捷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传统的针刺方法存在着治疗时间过长,对于已形成面瘫后遗症的患者疗效不佳等弊端。

针对以上弊端,在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师古而不泥、推陈而创新,优化了针刺治疗面瘫的技术方法,提出面部“分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分刺”为九刺之一。《灵枢·官针》:“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是指针刺直达肌肉部的一种刺法。分肉指附着于骨骼部的肌肉,治疗有关肌肉功能障碍的痹证、痿证或陈伤等,均可选用此法,以调其经气。李晓宁主张“辨病位、度浅深,重分期、参西法,早干预、强刺激”,运用面部“分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标本兼治、效如桴鼓。“病有浮沉,刺有浅深”,是指导针灸临床用法的重要理论之一。多年临床经验让李晓宁认识到面瘫早期病位轻浅,故宜浅刺以直达病所、祛邪外出,不致引邪入内;疾病后期病邪由表入里,病情也有所加重,浅刺难奏其效,应刺其经,并透刺,施捻转提插手法。使用此方法,面瘫病治疗的疗程较传统治疗大大缩短,疗效也较以往提升,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金钱。

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面瘫患者患病之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首先要重视心理护理。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其次要保护好眼睛。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等眼部疾病发生,因此,眼睛的保护非常重要。大风天气外出时,要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还可以用温热毛巾热敷患侧面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并配合面部按摩,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除此之外,进行适当面部肌肉训练可以加快疾病的恢复。常用的动作如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瘫患者应注意面部及颈部保暖,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

|<< << < 1 2 > >> >>|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