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养生知识网 » 中医养生

百病由虚起,补虚是中医养生之“道”

2021年08月11日 11:52:262820百度已收录

百病由虚起,补虚是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 第1张

    当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睡暖,而更重视健康长寿时,养生意识就日益暴涨了,再加上 “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也让老百姓开始不断寻求强身健体的方法。这一点只要你 举目四下就能很容易发现:各类养生场馆遍地开花,不少地方甚至几步之内就有一家;电视 养生节目也大有“霸屏”趋势,且收视率总居高不下;街头巷尾三三两两间的聊天已经不再 是“东家长李家短”,而是“养生经验谈”......不得不说,我们已经处于一个“全民养生” 的时代了。

      虽然周围的人似乎都在谈养生,又似乎都很了解养生,可是真的了解吗?事实可能并非 如此。经历了浩瀚历史长河的实践磨炼,至今变得愈发璀璨、愈发耀眼的中医养生,并不是 简单的“吃什么补什么”,更不是几个“伪养生者”随便告诉你个方法,你就觉得“如获至 宝”,像是掌握了养生真谛似的。作为一门科学,需要你真正走近她、“参透”她,才能“为 我所用”,绝对不是你听人随便一说就可以“信手拈来”的。因为她有她的“道”,只有了解了这一“道”,你才能让养生变得有效,也才真正是对中医养生这一门科学的尊重。

 那什么才是中医养生的“道”呢?补虚! 

稍了解中医养生的人都知道,中医养生重在“治未病”,什么意思呢?非常简单:预防生病!这一点与现代医学以预防为主的思想是相吻合的,都是在疾病未发之前,就做好预防 工作。比如每到感冒流行的关头,大家就将预防感冒发生提到最重要的问题,屋里熏熏醋, 不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等,这就是预防,就是“治未病”。

   当然,“治未病”可不仅仅就是预防感冒这么简单,有道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身体 之所以会生病,就是因为身体具备了生病的条件,还拿流行感冒来说,为什么感冒肆虐,有 的人一下子就被感染了,可有的人,就算天天去人多聚集的地方,感冒病毒依然拿他没有一 点儿办法,这就在于个人体质的问题了。

   中医有“百病从虚而入”的理论,正是因为身体虚了,所以才给病邪留下了侵入身体、 致使身体生病的机会。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人“体弱多病”,这里的弱就是虚,也就是说,身 体虚弱的人更多病,这类人也正是病邪侵袭的群体,流行感冒等最喜欢他们。一个身体强壮、 似初生牛犊般的人,一定与“弱”、与“虚”挨不上半点儿关系,这样的人自然不会给病邪 任何机会。而“治未病”正是为了将虚弱的“漏洞”补上,以让身体恢复到健壮体态。

           一般来讲,虚证有四种,分别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气虚。

  气包括了水谷之气、呼吸之气以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人活一口气”,可以 说,没有了气,也就没有了生命,没有气,体内各脏腑器官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气 虚就是气的功能衰退了,功能不足,由此就出现了头晕眼花、心慌气短的现象,尤其是在活 动后,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而且不愿意说话,声音低的,面色苍白,常感到疲倦乏力,胃口 也不好,出汗较多,易感冒,大便稀烂,小便清长。

       久病体虚致使正气损伤;年老脏器衰弱,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饮食失调或者劳累 过度,损伤脾胃等因素都有可能诱发气虚。

     血虚。血虚是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而表现出来的一组症候群。血虚者 一般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无华,唇色淡白,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 妇女经量少色淡,经期推迟或者闭经等。

      失血过多,没有及时得到补充;脾胃运化功能减退、食物精微缺乏致使生血无源;劳神 思虑太过,致使阴血暗耗;瘀血阻塞经络,致使新血化生障碍;久病大病,伤精耗气,化血 之源枯竭等,都会引起血虚。

     阴虚。阴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化生阳气的原料。阴虚是体内阴液不足、阴精亏虚所致的一种证候,主要表现为口渴咽干、舌燥、手足心发热或午后潮 热,也有的长期低烧,睡时自汗,醒后自止,性情焦躁,易发脾气,心情烦躁,入睡困难, 健忘,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形体消瘦等。

     阳虚。阳虚是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的病症,主要表现为面色白、短气懒言、精神倦 怠、四肢不温、畏寒怕冷、容易感冒、自汗、腰膝酸软、尿清便溏、夜尿频多等。

   慢性疾患、重危病症等,都有可能会诱发阳虚的发生。

    当然,气血阴阳因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虚证也往往不是单一存在,常会 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形式存在,这在补虚的时候还要注意。

    中医养生非常注重“和谐”,认为整个身体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也就健康了,而气血阴 阳正是这一“和谐”态的一份子,它们都不亏虚,那么身体自然就能平衡,就能和谐,就能 健康。所以,到此大家就应该都清楚了,中医养生之“道”就是补虚,没有虚就没有病症出现, 健康长寿就是“可望更可及”的事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