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源于经络堵”
神奇的人体有365个穴位,一年刚好365天,人体有12条经络,一年刚好12个月,脊椎有24节,一年刚好24个节气,人有7窍,一个星期有7天,人与大自然完全吻合!
穴位是药,而经络则是人体天然的药库!
十二经络主调病症用经络调理身体要选择好时辰。人与宇宙是息息相关的统一整体,人体实际上是宇宙的一个缩影,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与人的生命活动紧密相关。
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都与12条经络相对应,如下
• 第一经: 手太阴肺经(3:00-5:00寅时)
【本经主调】
经常疏通手太阴肺经,能主调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性支气管炎;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其它:经络所经过的关节屈伸障碍、肌肉疼。
• 第二经: 手阳明大肠经(5:00-7:00卯时)
此时间段最适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
【本经主调】
经常疏通手阳明大肠经,能有效调理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还能调理头面疾病,如头疼、面肌痉挛、面瘫、牙疼、麦粒肿、三叉圣经痛、鼻炎、鼻塞;以及调理颈椎病、皮肤瘙痒、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 第三经: 足阳明胃经(7:00-9:00辰时)
这条经络能调理血的病症,因为足阳明胃经与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脾胃相联系,而脾的主要功能就是统血。
【本经主调】
此经络能预防及主治的疾病有胃肠道疾病:小儿腹泻、胃下垂、胃痛、胃胀;头面疾患:头痛、眼痛、牙痛、面神经麻痹; 其他:白细胞减少症、中风偏瘫后遗症。
• 第四经: 足太阴脾经(9:00-11:00巳时)
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
【本经主调】
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
• 第五经:手少阴心经(11:00-13:00午时)
【本经主调】
胸、心、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心痛、心悸、失眠、咽干、口渴、癫狂及上肢内侧后缘疼痛等。
• 第六经:手太阳小肠经(13:00-15:00未时)
手太阳小肠经起自手小指尺侧端,沿手掌尺侧缘上行,出尺骨 垄突,沿前臂后边尺侧直上,从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向上, 沿上臂后内侧出行到肩关节后,绕肩胛,在大椎穴处(后颈部椎骨 隆起处)与督脉相会。又向前进入锁骨上窝,深人体腔,联络心脏, 沿食道下行,穿膈肌,到胃部,人属小肠。
其分支从锁骨上窝沿颈上面颊到外眼角,又折回进入耳中。
另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经眶下,达鼻根部的内眼角,然后斜 行到颧部。脉气由此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本经主调】
小腹胀痛、痛连腰部,小腹痛牵引睾丸,咽痛、耳聋、目 黄、颌颊部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疼痛、大便泄泻,或腹痛有燥屎、 便闭不通等。
• 第七经:足太阳膀胱经(15:00-17:00申时)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一条经络,直通脑部。
古人把膀胱经比喻成人体的藩篱,说它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同时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
当本经发生异常变动时,就会出现气上冲而感头痛,眼球疼痛的好像是要从眼眶中脱出来一样,颈项像被拉扯般疼痛,脊柱和腰部疼痛剧烈,髋关节不能屈伸,膝部发麻,小腿肚疼痛。
【本经主调】
包括近视在内的任何眼疾、降血压、防治颈椎病、肩颈酸痛、心血管问题、生殖方面的疾病、腰痛、坐骨神经痛、抽筋、癫痫、排毒减肥等。
• 第八经:足太阴肾经(17:00-19:00酉时)
肾和肾经的作用:肾藏精。肾藏纳精气,保证人体代谢的正常运行。肾主水,即人体水液的代谢,包括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调节着水分在各器官的运行和功用。
【本经主调】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五官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病。如:面色灰黯、遗精、尿赤、气短、唾血、眼花、心悸、惊惕、黄疸、泄泻、口干、咽肿或干痛、喜卧、足痿无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
• 第九经:手厥阴心包经(19:00-21:00戌时)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 于上、中、下三焦。
它的支脉从胸中分出,沿胁肋到达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 指桡侧,出中端桡侧端(中冲穴)。
【本经主调】
目黄、胸胁胀满、腋肿、臂和肘部拘挛、手掌热、心悸、 心烦、胸痛、面赤、癫狂等症。
• 第十经:手少阳三焦经(21:00-23:00亥时)
手少阳三焦经起自无名指尺侧端,上出于第四、五两指之间, 沿手背至腕部,向上经尺、桡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上臂后到肩 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又从足少阳胆经后,前行进入锁骨上窝,分布在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于 上、中、下三焦。
一条支脉从胸向上,出于缺盆上走颈部,沿耳后直上,出于耳 上方,再下行至面颊部,到达眼眶下。
另一支脉从耳后进人耳中,出行至耳前,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 相交,到达外眼角。脉气由此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本经主调】
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 过部位的其他病症。
• 第十一经:足少阳胆经(23:00-1:00子时)
【本经主调】
足少阳胆经腧穴主调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脏腑病:口苦,目眩,疟疾等。经脉病: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证。
• 第十二经:足厥阴肝经(1:00-3:00丑时)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1 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 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 腹,挟胃两旁,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
【本经主调】
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 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 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经 络 组 成经络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原意是指纵行的丝,又有"径"的含义,指大而深的直行主干;络,则有"网"的含义,譬如网络,指小而浅的横行支脉;脉,则主要是指是血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概括来说,经络就是全身运行气和血的大小通路,大的主干为经脉,小的分支为络脉,总称为经络.
1.经脉的主体部分
经脉在体内纵向循行,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名称,是运行气血营卫的主要干道,因而是经络系统的主体。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向外联络肢体,内行连属脏腑,将人体联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奇经八脉则对全身经脉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十二经脉各有专属的穴位,而奇经八脉中除任脉、督脉外,无专属的穴位。
络脉是由经脉分出行于浅层的支脉,由经脉别行分出的较大络脉主要有十五络,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络脉再别出的细小分支称孙络,其浮现于皮肤表层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称浮络、血络,它们纵横交错,愈分愈多,愈分愈小,最后弥散网络全身。
十二正经从四肢肘膝部别行正经深入体腔的支脉称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它们的作用主要是沟通脏腑,加强表里二经之间的联系,也是经络的主体部分。
2.经络的连属部分
经络的连属部分包括内属和外连两大部分。
经络内属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每一条经脉各连属了一个脏腑。连属于脏的经脉为阴经,连属于腑的经脉为阳经。
经络的外连部分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外周连属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十二皮部则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的分布。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具有保护机体、抵抗病邪入侵、反应相应脏腑经络病变的作用。
颐天健手法疏通经络颐天健中医养生采用手法疏通经络,按揉经络穴位,理疗配合食疗,帮您调理身体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让身体倍儿健康!
(颐天健广州金海湾直营店团队,人均3年以上经验,部分老师经验超10年)
颐|天|健|企|业颐天健,获国家保健商标认证,是全球较早研究一家人养生的健康养生企业。
颐天健专注中医养生16年,结合中医、中药、药学、营养学、食疗、运动、心理、健康管理、按摩、理疗等综合知识;以及十多年的中医养生临床实践和十多年的家庭养生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现代人养生的【六层次养生法】。因人、因时、因地、因个人进行体质辨证,根据您的体质针对性调理。真正顺天时而养生,接地气而调理。
企业理念:颐养天年,健康至善,自强厚德,创新致远。
企业文化:传承创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共创美好。
企业使命:构建医养生态圈,促进健康生活品质。
企业愿景:争创一流品牌企业,一起活得健康,活得美丽!
颐天健各直营店广州滨江店:海珠区滨江东路金海湾二楼颐天健
广州珠江新城店:保利中达广场天空别墅1313(igc天汇广场西南门,炳胜后面)
广州越秀宾馆店:越秀区小北路198号越秀宾馆7楼
深圳福田店:福田区园岭东路天阶一号园东花园2楼111-114号
东莞塘厦店:塘厦镇湖景路锦绣花园7-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