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旅游有禁忌 并非人人都适宜
国庆小长假期间,国内各大热门景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寸步难行,这情景让许多注重旅游品质的人望而却步。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原游不知不觉成了人们的新宠和魂牵梦萦的“圣地”。
在我国,高原主要包括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阿坝以及新疆、甘肃、云南等一部分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虽然“危乎高哉”且地处偏远,但古朴的民风、磅礴的山川、瑰丽的景观,还是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和“背包客”前往游玩,一饱眼福。但是,高原游适合所有人吗?发生了高原反应怎么办?高原游之前都要做哪些必需准备?专家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哪些人不适合高原游
尽管高原景观宏伟壮阔、地域广袤、人烟稀少,让那些渴望脱离世俗喧嚣的游客向往,并不辞辛苦来此净化心灵。然而,由于高原地区低压、低氧、昼夜温差大、风速猛、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等特点,使得一些游客并不适合高原游。专家告诫,以下6类人应该纳入高原“禁行”名单。
心血管疾病者 冠心病(冠脉狭窄大于50),高血压病、肺心病、先心病等患者,因高原气候寒冷会造成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反应性升高,而使原有心脏病愈发雪上加霜。
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者 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病、活动性肺结核、急慢性呼吸功能不全者,高原缺氧会使呼吸功能持续恶化,甚至酿成肺水肿及慢性肺纤维化。
血液系统疾病者 如重度贫血、造血系统功能障碍等,血细胞的减少和携氧能力不足更易使机体乏氧,而引起重要器官如心脑功能下降。
另外,曾有过高原心脏病、严重高原昏迷、高原肺水肿病史者,且曾有症状明显的高原反应、高原高血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史者不宜进行高原游。患有脑、肝脏、肾脏等功能不全或严重疾病者,高原环境都有可能诱使原有疾病复发或加重。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者及青光眼病人,因低氧易使视网膜剥离而致失明,因此也不宜进行高原游。
高原反应表现有哪些
“高原反应”是指人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而产生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常见症状有头痛、呼吸困难、失眠、疲倦、食欲减退,甚至晕厥等,又称为高原病。
高原反应有轻有重,持续时间亦长短不一,一般情况下在到达高原后1~3天内发病,而随着吸氧或身体适应,在1~2周内逐渐好转至完全消失。
高原的低压、低氧环境对人体的伤害和影响有很多,在长期的高海拔地区生活时,对人的视觉、听觉、感觉、记忆和思维会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此外,急性高原缺氧也会使人的注意力分散。
发生高原反应如何自救
对于游客来讲,短期在4000~5000米海拔地区旅游观光很少会造成不可逆的心脑损伤。若一旦出现高原反应就需要人们在短时间内,能够判断轻重,做到及时有效的自我救治。
面对绝大多数的高原反应,吸氧是排名第一的灵丹妙药,比如若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倦怠、头晕头痛等症状,吸氧后都会短时间内缓解或消失。
在头痛严重,吸氧不缓解的情况下,需要测量双侧上肢动脉血压,以防止恶性高血压诱发的颅内出血。若动脉血压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或较平时血压升高大于20毫米汞柱,需要立即就医,以防止急性肺水肿。
高原游之前做哪些准备
开启高原游要做到如下5点,才能达到有备无患的目的。
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不要惧怕高原反应,不要在感冒之时进入高原地区,适量锻炼机体运动能力;高原日照强烈,在户外要做好防晒、防紫外线工作,备好防紫外线的户外墨镜、大檐帽、围巾、防晒霜等;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因此高原昼夜温差可达20℃,备足羊毛衫、保暖内衣实属必要;随身带些常用药物如感冒药、消炎药、胃肠炎药物及跌打损伤药物,可解燃眉之急;在进入高原前一周,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红景天,红景天能迅速提高人体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促
上一篇: 秋季常做八套呼吸操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