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临,天气慢慢转凉,是一个气候由暖转寒的转变期,一般是天高气爽,空气干燥,湿度变小,人与天地相应,气候变化必然影响到人体,使人发生相应改变,易出现肺津亏耗如咽干、干咳、便秘等症状,也就是秋燥。
那么,在秋季我们该如何调养自己的身体呢?要根据秋季"万物秋收,肺旺气躁"的特点,突出 "润"和"静" 两个字,为冬令的阳气潜藏做准备。具体养生手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选择:
一、精神养生"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忧",每逢秋季,萧瑟秋风、绵绵秋雨,万木凋零,人易触景生情,有些多愁善感之人往往会在这种秋雨中变得精神萎靡不振、忧愁消极。因此,秋季要注意保持心情宁静,以平和气血,收敛神气,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机体不良影响。应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跳舞、唱歌、听音乐等,多和朋友聊天,多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新鲜空气既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也能对神经系统起到调节安抚作用,从而使人忘掉忧愁,变得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二、起居养生《黄帝内经》有言:"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敛,早起以适应阳气的舒长。不宜终日闭户,熬夜或蒙头睡觉,要养成开窗而居,露头而睡的习惯,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防诱发呼吸道感染。室内可养些花草,或者使用湿化器加湿,以调节空气湿度,保持室内一定湿度。
另外,在秋季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建议每日控制在2000ml左右,补充体内的水分,保持肺气清肃功能。
三、运动养生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可根据各自情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跑步、散步等有氧运动,提高肺脏的生理功能及机体的耐受能力。锻炼的关键是持之以恒,不要周末突击运动,或者为朋友圈刷屏,运动过度,损伤关节。
也可根据体质状况适当进行"秋冻"锻炼和冷水浴等,以养阴润燥,提高机体抗寒能力。秋高气爽,是户外活动锻炼和旅行的大好时光。
四、食疗养生总结为一句话:"秋燥伤肺,宜润忌辛,肺燥伤肝,养阴增酸"。食疗养生是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于燥邪伤肺,应少吃辛辣食物防止辛温助热火上浇油加重肺燥症状。从中医五行相生相克来讲,肺属金,肝属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损因此应适当吃点酸味食物,因为酸入肝可以强盛肝木,防止肺气太过对肝造成损伤酸味食物可以收敛肝气,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也不可过量。
滋阴润肺方面的常见食物有:银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浆、蜂蜜、糯米、莲藕、菱角、芋头、荸荠、白萝卜等。还可以多食果仁,如杏仁、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瓜子仁、松子仁等,均具有滋养肝肾、润燥滑肠的功能。
少辛增酸方面就是就是说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偏酸性水果:苹果、葡萄、石榴、杨桃、柠檬、柚子、山楂、枇杷等。
针对秋燥的食疗推荐:
1.百合莲子粥
用料:百合、莲子各适量。
制法:将百合、莲子煮粥,加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润肺养阴、养心安神。
2.蒸梨
用料:梨1个,川贝母3克、百部6克、陈皮6克。
制法:将梨洗净去核,再取川贝母3克、百部6克、陈皮6克洗净后,放入梨心中,上锅蒸熟,每日食用一个。
功效:蒸梨止咳化痰,对支气管炎的咳嗽、有痰不易咳出有较好的疗效。梨性味甘,微酸凉,入肺胃经,可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川贝母润肺止咳化痰;百部温肺止咳;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赵丽,沈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师从于国家级名中医,中国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全国委员,辽宁省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常务理事。擅长亚健康及慢性病调理,失眠、头痛、慢性疲劳综合征及糖尿病、甲亢、甲减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