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养生知识网 » 养生文化

养生有新招——音乐养生方法(转载)

2022年03月12日 14:26:402830百度已收录

  养生已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在追逐城市快节奏潮汐的今天 ,“养生”二字所散发的宁静致远之感,成为市民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片刻归真。养生讲求精神与肉体合二为一、互相促进,并引导人们去发现及追溯身体现象的本源所在,内外兼修。

  一招:

  读书用脑,保健身心

  读书者中更多见长寿命,钱钟书、冰心等文学泰斗均近百岁。有研究也认为,勤于读书用脑更利于心身发展,产生保健效用。

  古人认为“书犹药也,可以医愚”,可以简单理解为,读书拓展人的见识,有助于心智成长,从而可以开阔心胸,平衡心理,淡化郁结,修身养性。见多识广之人,往往会更加看淡压力和遇到的挫折,看待事物的态度也更加中立客观,不至于产生极端情绪。内心世界开阔了,生活积极了,身体自然不断改善。

  养生方:如此读书可护肝

  读书养生,不仅在于对眼界和知识面的开拓 ,还有读书习惯对身体的益处。爱读书者,往往静坐细读,喜欢喝茶休憩,回味断语。因此读书时,旁边放些坚果零食,泡一杯龙井茶、西洋参茶等,不仅有助于享受休闲时光,而且这些东西均有清肝理气的作用 ,还可护肝。当然,养肝最重要的是保持开心、舒畅的心情,怒火伤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心情不畅时,能够到室外自然中散散心最好,如自然环境太远,通过读书让心灵走出去漫步也是不错的方式,去书店翻翻书画,看看散文美句,也会排解郁气,令心情舒畅。

  俗话说,养生之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此处之“神”,即为精神,所谓修身养性,说的就是通过调节精神内心,使人由内而外疏郁解难。

  二招:

  以韵感心,音乐养生

  近些年,中医养生学越来越强调音乐养生。音乐首先感受于心,一首优美的旋律不仅能安抚情绪,改善精神,起到静心的作用,还可通过影响神志来调节心理平衡,对人有康复情志、娱乐养生的意义。

  中医认为音乐的起伏韵律能够与内部脏器的固有规律形成共鸣。据研究,经常听音乐的人,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可从内到外得到调整,音乐还能缓解皮肤的衰老,增加人的寿命。这也体现了内外兼修的养生理念,即内心情感和神志通过音乐的韵律和节拍得到梳理调整之后,各个脏器也有条不紊地运作。

  养生方:琴箫乐器宜养生

  《天韵五行乐》是中医较为认可的中医养生乐,其中成曲所用的演奏乐器均为中国民族弦管乐器,如古琴、古筝、竹笛、竹箫等,每一个调式均选用一种乐器主奏,即“琴羽、筝商、箫角、笛徴宫”。

  上述古韵古香的“琴箫”类乐器,被认为是弦管乐器中的“君子”。其音质深远幽雅、空灵清和、意味隽永,千百年来一直为贤者高士所钟爱与推崇。这些乐器的形态至简但气韵至深,演奏发出的音波像是可以直入五脏,疏导滞留在体内的郁气,从而令人体五脏畅然无堵,对健康益处颇多。

  三招:

  冥想致远,安定身心

  冥想养生是比较新鲜的养生招数,但应用者越来越多。尤其现代人从事着过多的脑力劳动,冥想无疑是一台架在脑中的床,让大脑在安静中慢慢地舒展四肢,彻底放松。

  冥想就是停止刻意的理性思考,并使身体达到放松状态,通过类似大自然的声音、一幅意义深远的画或是一段回忆,渐渐淡化注意力,让大脑跟随潜意识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研究证明,当人进入冥想状态时,支配理性思考的大脑部分会减弱作用,而支配本能以及负责调整荷尔蒙的大脑部分会变得活跃,从而调节身心,使人感受到安定宜神。

  养生方:瑜伽,舞蹈式冥想

  冥想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静坐,中医认为身体具有自动修复系统,静坐即可自我修复。也可以借助音乐和舞蹈动作,冥想式瑜伽就是近几年备受女性朋友欢迎的养生方法。瑜伽并非一系列挑战身体极限的动作,而是背后通过舞蹈动作逐步达到调息、凝神、入定的境界。

  瑜伽之前,瑜伽老师往往会教学员先运气,调整呼吸,这实际上就是运用冥想的暗示,来放松身体,从而使人进入安宁状态,并进一步释放压力与紧张。这实际上就是运用初级的呼吸法来达到冥想的效果。

  健体篇:三季养生,健体防病

  不同季节下,健体方式侧重不同,共同的目标是提高免疫力。现在正值8月初,进入末伏阶段,随着立秋的来临,岛城将进入气温不稳定的秋季和寒冷干燥的冬天。应对三季,健体防病各有主题。

  夏伏天 适宜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指的是在夏季趁着身体疾病没有到达发作高峰期时,采用内服外用等方法,缓解冬病的发作程度。冬病夏治是传统医学中的一种历史悠久而颇具特色的自然疗法,以中药穴位敷贴为主要手段,配合针刺、艾灸、拔罐、热熨、洗浴、刮痧、穴位注射、埋线和中药内服等各种方法。

  常见方法:三伏贴,因为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人体毛孔和毛细血管完全打开,此时以药贴敷效果最好,常用具有温通经络、温肺化痰、散寒去湿、通行气血、补养阳气、增强体质等作用的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等中药,研成细末,取汁调成膏状,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的穴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

  秋季 秋冻的健体法则

  立秋之后,岛城的天气开始逐渐变化,早晚的温差逐渐加大。秋季的养生保健,以增强抵抗力为主,即常说的“春捂秋冻”,使身体适应气候的变化,并通过调理饮食适当进补,来达到秋冻的健体效果。

  常见方法:有意识秋冻,增加衣物不要过多,有意让身体适当接触寒意,让肌体自己意识到寒冷,从而自发调节体内的能量分配,加强能量储备;耐寒锻炼:岛城到了秋天,一片秋高气爽的怡人风采,不妨趁机增加室外活动量,如爬山、慢跑、球类运动等,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饮食滋润为主,秋燥让身体流失过多水分,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主,多吃百合、莲子、银耳、黑芝麻等生津养胃的食物。另外秋季大量瓜果上市,可多吃水果来摄取身体必需的维生素和水分,如苹果、香蕉、菠萝 、葡萄、柑橘等。

  冬季 顺应自然,适当进补

  冬季人体的阳气内藏,应顺应自然界的闭藏规律,适当进补。冬季养生,以敛阴护阳为主,应增加身体的保暖,减少体能消耗,以免阳气外泄。因此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早睡晚起、适当运动、因体质进补,是养气护阳的关键。

  常见方法:早睡晚起 ,中医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 ,必待阳光”,即是说冬天不要扰乱人体阳气,要早睡晚起 ,让身体处于静息状态,越“宅”越好,才能保护好体内气血,来年春天乐活少病,达到养生的作用;饮食清补,到了冬天,北方人喜欢吃火锅,以羊肉、牛肉等温性食材进补阳气,不过食补也要因人而异,比如气血双亏者可以用鸭肉、鹅肉、乌鸡肉煲汤进补,对于阴虚者,则以糯米红枣、黑芝麻、桂圆、小米粥等安神养心、生津滋阴的清补为主。 转自: /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