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养生
起居养生是指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动静相宜等。
起居有常
“常”,即“常度”。生活作息应有一定的规律,这样才有利于身心健康。起居有常是起居养生的基本准则。昼夜节律对人体有重要影响,中医学的时空观认为,昼为阳,夜为阴,阴阳消长呈周而复始的节律变化。人的作息习惯应顺应昼夜阴阳变化的规律。这一观点与现代医学所倡导的生物钟学说大体吻合。
适当锻炼
适当的锻炼可使机体的气血周流,关节滑利,耳聪目明,情志畅达,对于抵御病邪的入侵具有重要意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多种健身方法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还对多种慢性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睡眠居先
古语云:“养生之决当以睡眠居先。”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日增,浮躁风气趋盛,夜不安寐之人日趋普遍。由此而论,睡眠养生更显重要。《黄帝内经》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提示睡前不宜过饥过饱。睡前宜温水洗脚与足底按摩,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经常刺激脚掌能调节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是指利用食物的性能特点,合理摄入膳食,以强身健体、抗衰防老的养生方法。
事实证明,饮食不当可引起多种疾病,如儿童佝偻病、缺铁性贫血及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症等。而所谓的现代文明病均与饮食不当有关,如“三高”“三低”的饮食(“三高”指高热量、高脂肪、高盐分;“三低”指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纤维素)。
适时适量
一日三餐的合理安排是饮食养生的重要内容。从生理角度看,白天的早、中、晚三个时段,人体内的消化酶较为活跃。现代研究认为,科学合理的膳食方式应是:吃好早餐,满足午餐,节制晚餐。经常暴饮暴食,长期摄入过多,导致营养过剩,形体发胖,变生他病。反之,当下有人因“减肥”而采取非医疗行为的节制饮食,以致营养缺乏,气血不足,羸弱多病。不少年轻人,经常熬夜,次日晨起匆忙,无暇进用早餐,久而久之,必多生害。近又流行所谓的“辟谷”,在并无道家养生功法习练的前提下,突然多日不进食,导致人体精微物质匮乏,能量来源枯涸。这种举动,与其说是养生,还不如说是“害生”。也有人因不恰当、不科学的忌口,而使气血生化乏源,尤其是肿瘤病人经手术、化疗、放疗后,不及时补充营养,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不利于病后康复。
谨和五味
膳食有辛、甘、酸、苦、咸之异。所谓“谨和五味”,是指依据生理需要,合理调配,适度摄取膳食营养,以滋养人体脏腑气血。现代研究认为,许多疾病的产生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偏嗜甜食,易致糖尿病、肥胖症等;偏嗜咸味,易致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加剧水肿等;偏嗜辛辣,易致便秘、痔疮,加剧溃疡病等;偏嗜酸味,对于平素胃酸偏多、胃脘嘈杂吞酸的人,尤为不宜;对于阳气不足、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更不可偏嗜苦味,因为苦味多寒,苦寒易伤阳气。
以人为本
不同的年龄、性别、体质、病症,乃至怀孕、过敏之人,因其不同情况而在饮食方面各有宜忌。如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供给小儿的营养物质既要保证充分营养,又要易于消化吸收。老人脏腑衰退,化源不足,平素以多食清淡素食、乳食、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为宜。妇女妊娠期需要比平素更多的营养,以满足母体消耗与胎儿发育的需要。妇女哺乳期的膳食应有充分热量,并需注意多吃富含矿物质的食品,以满足各种微量元素的摄入。
辨证食补
在注意优化饮食结构、平衡膳食营养的同时,了解食疗和食养知识也很重要。如大蒜、韭菜、羊肉等具有一定补气温阳作用。苦瓜、菠菜、黄瓜、龟板、鳖甲等具有滋阴降火作用。大麦、酸牛奶、山楂、橘皮、鸡肫等具有健脾开胃作用。蜂蜜、核桃仁、香蕉、麻油及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具有润肠通便作用。
娱乐养生
娱乐养生是指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各种娱乐养生活动,这种活动多情趣高雅,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如音乐、弈棋、书画、养花、垂钓、阅读等。娱乐活动不仅可丰富业余生活,还能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调节情绪,消除疲劳,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给人以美好的精神享受,无疑对愉悦心身、保持健康、延年增寿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是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通过其特有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和声等多种要素构成,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唤起人们的美感,使人进入丰富的联想世界,从而忘却烦恼,志畅情抒,百脉流通。
奕棋有修身养性之功。棋艺之妙,全在构思严谨、整体协调及瞬息万变的巧妙应对。元代大儒虞集称,下围棋“有天地方圆之象,有阴阳动静之理,有星辰分布之序,有风雷变化之机,有春秋生杀之权,有山河表里之势”,“能受之以仁,行之以义,秩之以理,明之以智”。奕者如此凝神静气,处变不惊,对练就良好的心态及大度的风范无疑大有裨益。
值得注意的是,娱乐活动也不可过极,谨防玩物丧志,而那些消极颓废的娱乐更是有害于身心健康,古人称之为“伐性之斧”。
选自《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7年第三期 第191-193页
( 陵游 艾蒿 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