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去春暖花竞开, 炎暑渐至夏天来! 四季养生顺天时, 何来苛疾灾害生!
万物华实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不亦晚乎? 夏天养生《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病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修心养神使志定。夏季养生贵在养神。
修心养神使志定
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立夏时节,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因此,夏季养生要以“养心”为主。进入夏季,天气炎热,湿热内蒸,往往令人产生心神不宁,烦躁不安,肢困乏力,怠惰懒言,情绪低落等多种精神方面的不良症状。《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则气结神颓;喜怒不节,则气耗神消。故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调神之法,参禅入定,或心有所恃,或弦歌自娱,或山林探幽,以气度从容,心思安定,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则神调。夏季宜静心养性,清心寡欲,情志平稳,戒大喜大悲、贪心杂念,所谓“心静自然凉”。夏季天长,夜卧早起,睡眠时间短,多数人出现瞌睡打盹现象,建议增加午睡。午休时间不宜过长,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醒后不要急于起身,再躺10分钟起床为宜。
调节饮食,适其寒温,
调节饮食,适其寒温,夏季气温升高,毛窍开张,汗液外排,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夏季饮食忌过于寒凉生冷,损伤脾阳;如喜寒凉生冷,常胃肠不适,宜常备藿香正气之剂。生姜为养外散内温,俗称“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清淡食物为主,适量进食赤色或苦味食物,如丝瓜、黄瓜、番茄、苦瓜、藿香、荆芥等应季蔬菜瓜果,以醒脾开胃、养心安神。在早晚餐时可适量饮汤类,如绿豆、薏米、赤小豆、荷叶粥等,既清凉解暑,又健脾祛湿;常吃坚果能够有效强心护心,如杏仁、山核桃、花生、莲子等,助于保护心脏。
工作锻炼,形劳而不倦
工作锻炼,形劳而不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顺时摄养,即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进行养生,从而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中医养生中讲究“冬藏夏放”,冬季要注意阳气潜藏收敛、养精蓄锐,夏季则要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顺应自然阳盛阴虚的变化,加强锻炼,晨练是不错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夏季不宜运动量过大,做到“形劳而不倦”。由于夏天天气炎热,腠理开泄,出汗较多,阳气泄于外,要及时补充消耗的能量,建议在炎炎夏季自备一些降温防暑饮品,比如生脉饮、绿豆汤、酸梅汤等,都是止渴生津的养生饮品。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告诫我们: 逆之则伤心,秋为病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生理养生行有道,心理快乐寿自高,
你知道夏季如何养生防病吗?中医告诉你几种方法
你知道中医是怎么治未病的吗?古人五脏养生法为什么能健体防病?
#大家健康超能团#@大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