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儒家、佛家三足鼎立。
道教认为,人如果洞察了宇宙天地间的阴阳变化之道,就可以通过反观自身的形体构造来掌握生死变化的规律。
道家讲:“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中国传统道家与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天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与天这个大宇宙相应,人体是个小宇宙。因此,人之三宝精、气、神,与宇宙中的大三宝相比,就是人体的小三宝。
精、气、神,为什么说它们是人体的三宝?
所谓精、气、神,其实就是构成人体之基本物质、功能活动以及精神活动的高度概括。生命无非精、气、神三宝,没有这三宝,就谈不上生命。
道家养生的三个层次:先养身,再养气,最后养心。
养 身
道家养生十分注重适度锻炼,而且必须持之以恒。
有病者要注意锻炼,无病者也应该经常加以锻炼。锻炼身体能够强筋骨、健精神、增食欲、活气血、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为此,道教的修炼者发明了武当拳、太极拳、形意拳、太极剑、八段锦等。
养 气
《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有老子不知其所终之说,虽不可全信,但史学界一致的看法是:老子比孔子年长近三十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岁,老子当是一位百岁寿星。
老子长寿得益于其养生之道,其核心是:“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里的“食母”指的是“食气”。
根据老子以气养生的理论,后来的道家逐步创立了呼吸修炼养生法。道家气功的主要练气之法即是呼吸修练,即通过对自然之气的呼吸吐纳,达到调和周身之气,并使之却病延年的一种功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的一切都应顺其自然规律,不要悖天地之理。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
养 心
静心
心静是养生之根本。心静则百病息,心乱则百病生。心常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遇事不急不躁,想得开,顺其自然,心平气和,心情恬淡平静。通过长期修炼后定能达到“心如止水”的高境界。
宽心
经历坎坷的中老年人,心胸要像大海一样的宽阔,因为大海能容纳百川。遇见不顺心的事要想得开,不气不愁,不动肝火,胸襟豁达坦荡,自我化解烦恼。宽心能融化心头的怒火,驱散愁云。宽容能使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转化为五彩缤纷的快活乐章。
清心
道家讲究“清心寡欲致长生”。古圣先贤教导人们:君子要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雅境界,心清如水,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就会自得其乐,心情经常处于愉悦的状态中。
忍心
古人说:“忍为高,谦受益”。要想自己快乐长寿,要做到凡百事忍为上,宽宏大度,不传播流言蜚语,不思谋报复,不勾心斗角,对内做到家庭和谐,对外搞好人际关系。容忍大度,乐在其中。
爱心
爱心分为“狭义之爱”和“广义之爱”。前者是指家庭之爱:夫妻之间要以忠诚和爱心相伴。家庭和睦,互敬互爱,互谅互信,取长补短,温馨欢乐,健康长寿。
而“广义之爱”是大爱,是比家庭之爱,亲人之爱更高层次的爱;爱祖国、爱人民、爱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爱一切勤奋勇敢善良的人。
善心
古人说“为善如逆水行舟”,又教育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与人相处善良正直,心地坦荡,助人为乐,不仅百事无忧,而且心旷神怡。念人之长,谅人之短,扬人之长,补己之短,和谐人际关系;“施恩于人不求回报”,会使你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