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养生知识网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黄帝内经》奇谈1

2022年07月23日 14:54:044260百度已收录

  《黄帝内经》奇谈

  独树一帜解密《黄帝内经》

  共享健康长寿绝世宝藏

  作者:范有林 自称:老不正经

  只有用“不正经”,才能破解“千古奇经”——《黄帝内经》

  曾经的国家级机密—— “千古奇经”《黄帝内经》咒语:“得而泄之,天将厌之。”

  解密后为人类共享的长寿健康财富,“得而谢之,天将宴之”。

  大家好,我是解密《黄帝内经》第一人——范有林。

  这个第一,不是医学水平第一高,而是解密《黄帝内经》的许多观点,几千来,我是第一个提出来的。行文中后缀(NO.1)标志。

  我解密《黄帝内经》中暗藏了几千年的长寿健康真相,与目前大家对《黄帝内经》的解释截然不同。

  在此声明:我公开这些秘密,只是为了证明《黄帝内经》中,的确精心暗藏了长寿健康的秘密。在当时,是国家级机密。大概因为过度保密及天灾战乱,已经失传。由于机缘巧合,我破解了其中部分关键内容,并从中获益匪浅。

  我不收徒,因为人品不端。我不办班,因为才疏学浅。我不看病,因为没有行医资质。

  只是解密,仅此而已。

  第一章 解密《黄帝内经》里怎样长寿的千古之谜

  关键句:用双手分别按住肚脐及对应的背后区域,上下振动。(NO.1)

  这是《黄帝内经》中延长寿命的自我按摩法。下面开始解密。

  先解密《黄帝内经》中被人误解了几千年的三大悬案:

  第一:“根于中者,命曰神机”。

  第二:“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第三:“带脉的运行路径”。

  为什么说是悬案,因为时至今日,还没有真正正确的答案;

  为什么是误解,因为《黄帝内经》的有些原文在翻译成白话后,有了广为流传的答案,但似是而非。其结果就是,人们不能从中获益。

  《黄帝内经》原文的本意远非如此。请看解密:

  一 解密一:“根于中者,命曰神机”。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记载:

  “根于中者,命曰神机。”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主要是论述五运的平气、不及、太过对自然界生物及人类的影响。内容繁复、玄奥,有虚张声势的气场。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记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黄帝内经•灵枢•玉版第六十》记载:“夫人者,天地之镇也……”

  翻译为白话就是:“人是天地之中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解密的思路,要以人为本,融会贯通,不要拘泥于“侃侃而谈”的原文。

  “根于中者,命曰神机。”

  翻译为白话后有两种大同小异的翻译:

  一种译为:“物体的内部存在着生生不息之机,名曰神机。”

  另一种译为:“生物的生命其根源藏于内的,叫做神机。”

  我们先分析原文里“根于中者”的“中”。

  我们知道,“中”和“内”虽然都是表示方位的名词,含义是不一样的。“中”与“上下”或“四周”相对应。“内”与“外”相对应。上述翻译,将“中”与“内”混淆,有明显瑕疵。而且没有解释何为“神机”。实际上,“根于中者,命曰神机”是《黄帝内经》中最最重要的一句话。我们却误解了几千年。

  1、先解密“命曰神机”的“神”。

  “神”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234次。具有不同的含义。对于我们的解密,最重要的下面一句中的“神”字。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记载:“两精相搏谓之神。”

  翻译为白话就是:“阴阳两精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生命,就叫做神”

  所以“命曰神机”中的神:是“生命”的意思。(No.1)

  2、解密“命曰神机”的“机”

  “机”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38次。含义不同。对于我们的解密,最重要的下面一句中的“机”字。

  《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第六十九》记载:“舌者,音声之机也。”

  翻译为白话就是:“舌头,是言语声音的关键。”

  所以“命曰神机”的“机”,是“关键”的意思。(No.1)

  “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的初步翻译是:“根于中者,是生命的关键。”(No.1)

  3、下面再解密“中”的意思。

  我们现在开始用很普通的方法,从不普通的角度正式揭秘: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记载:“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六》记载:“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记载:“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记载:“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

  《黄帝内经•灵枢•玉版第六十》记载:“……夫子乃言上合之于天,下合之于地,中合之于人……”

  希望您发现上述表达形式上的规律:上、中、下。而不要考虑具体论述的内容。

  我们继续解密:

  《黄帝内经•灵枢•经水第十二》说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繋日月第四十一》说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

  只说了“腰以上,腰以下”,那么腰在哪?答案:“腰在中!”

  这是《黄帝内经》里暗藏的答案。并不是我随意按照大家习以为常、约定俗成的概念得出的“腰在中”的结论。

  这是第一个“中”。

  神阙穴、命门穴,均在人的腰部(中医界定论)。

  神阙穴在腰的前中。

  这是第二个“中”

  命门穴在腰的后中。

  这是第三个“中”。

  上述迹象表明:

  “根于中者”的中,主要是前面“神阙穴”到后面“命门穴”这一段路径,我叫它“中脉”。( No.1)

  所以,“根于中者,命曰神机”这句话,笔者的进一步翻译就是:

  根是神阙穴到命门穴这一段中脉,是生命的关键。( No.1)

  综上所述:中脉=生命的关键=神机(NO.1)

  4、下面再解密“根”

  “根”是事物的本源之意。

  前面提到《玉版第六十》记载:“夫人者,天地之镇也……”

  在这里,“根”与人的生命有关。

  生命在母体腹“中”发育。(这是常识)

  生命——母体腹中。

  生命靠中部的神阙穴(肚脐)的脐带从母体吸收养分。(这也是常识)

  生命——中部脐带

  所以,“根于中者”的“根”,就是“生命开始并发育”的意思。简称为“生命的开始” (No.1)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说道:“善言始者,必会于终。”

  翻译为白话就是:“擅长讲解开始的,必然领悟到结果。”

  这是暗示我们逆向思维。这也暗示我们:

  “根于中者”的根,引申为人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决定因素。( No.1)

  也就是生命的“生长壮老已”,从开始到死亡。

  同时,因“必会于终”的“终”与“中”同音。所以“善言始者,必会于终。”还有一个暗藏的意思:“完全明白生命开始的,必然知道是在中。”(NO.1)

  5、“根于中者,命曰神机”解密后的完整翻译就是:

  “人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决定因素是神阙穴到命门穴这一段中脉,是生命的关键。”( No.1)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说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的下一句是“神去则机息”。意思就是:“生命离去,关键(中脉)就消失。”( No.1)

  如此翻译,才能完美诠释“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更大的挑战还在下面:

  三 解密二: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说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现在的翻译是:“若出入的功能废止了,则‘神机’毁灭。”

  和没说一样。

  我解密后的初步翻译是:“人的‘出入’功能失去作用,则生命的关键(中脉)就会消失。”(No.1)

  但这还不完美,欠缺对“出入”的解密。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还说道:“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翻译为白话就是:“所以没有出入,也就不会有生命的开始(形成与出生)、成长、成熟、衰老、死亡……”

  这也说明“出入”的功能,决定人生命的全程。

  所以加强“出入”的功能,寿命就会延长。

  这就面临三个问题:出入在哪?出入顺序如何?如何加强出入?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出入功能失去作用能决定中脉的消失。那么,出入的位置是否就是中脉的位置呢?出入方向能否得知呢?

  只有采取自我按摩的形式,才能解密。

  按摩的概念,《黄帝内经》中首次出现,是在《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中记载:“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我们看“按摩”两个字都有“手”字。

  表面看来,按摩当然离不开“手”。但当你自我按摩时,手上的穴位名称却暗藏玄机。

  下面,我们将从手上的穴位名称开始进一步解密第二个悬案:“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我们把自己一只手的手心放在神阙穴上,另一只手的手背放在命门穴上,而且一定是手背。那么,神奇的现象就出现了。前面手掌小指侧,有个穴位叫“前谷”,我的解密是“前顾”之意。(NO.1)

  所以“前谷”是“前顾”的暗语。

  后面手腕部有个穴位叫“腕骨”,这个名称似是而非,具有极大的迷惑性。我的解密是“晚顾”的意思。( No.1)

  所以,“腕骨”是“晚顾”的暗语。

  这就暗示了我们“出入”的位置,在神阙穴到命门穴这一段。(NO.1)

  一只手在前,在后的那只手的穴位不叫“后顾”,叫“晚顾”,

  也暗示了“出入”的顺序,从神阙穴到命门穴。(No.1)

  因为前后是空间概念,表示方位。早晚是时间概念,表示顺序。

  根据解密一的答案,这也是“中脉”的位置,所以也是“中脉”的运行顺序,是从神阙到命门。( No.1)

  那您可以说前面的手腕部,同样也有“腕骨”这个穴位呀?好的,背后那只手背的腕中部,有个穴位叫“阳池”, 我的解密是“阳迟”的暗语。( No.1)

  前面那只手腕内侧,还有个穴位叫“通里”,出入的顺序无懈可击。

  暗语里提到的“顾”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10次。

  “晚”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14次。

  “迟”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21次。

  并非笔者用现在词汇,胡思乱想、生搬硬套。

  有了“出入”及其运行的路径,又有了“神机”,我们还不能保证“延年益寿”。

  因为上述的中脉的“出入”,不能达到“如环无端的结果。”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记载:“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如环无端”呢?

  《黄帝内经》的第三大谜团“带脉”现在解密。

  三 解密三:带脉的运行路径

  “带脉”一词在《黄帝内经》中出现过四次,但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的位置,更没有其运行的方向。

  在《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中出现两次,表示经脉。

  在《黄帝内经•灵枢•经别第十一》中出现一次,表示经脉。

  在《黄帝内经•灵枢•癫狂第二十二》中出现一次,表示穴位。

  中医界认为带脉的位置在腰部,环腰而行。第一点,我同意。第二点值得深思,是逆时针环腰还是顺时针环腰?

  在解密之前,还没有答案!

  我们继续从穴位名称上解密带脉的运行路径。

  “中脉”的运行顺序,是从神阙穴到命门穴。命门穴左边是肾俞穴,再往外移动,是志室穴。命门穴右边也是肾俞穴,再往外移动,是志室穴(中医界定论)。有人会提出疑问,带脉是从肾俞穴到志室穴呢?还是从志室穴到肾俞穴呢?

  肾俞穴与肾有关,志室穴也与肾有关,因为肾藏志。(《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记载:“……肾藏志……”。)

  志室穴再往外,稍微斜上方,是京门穴(中医界定论),是肾经的募穴。

  而募穴的“募”,按照解密的思路,就是目的的“目”之暗语。( No.1)

  这就为中脉从命门而出,成为带脉,分别向左右运行指引了方向。顺理成章,带脉沿左右方向,半环腰而行,汇合在神阙穴,进入腹部,成为中脉,再到达命门,完成一个循环。

  解密的结果是:把中脉看做带脉的一部分,那么,带脉的运行路径“粗略”表述就是:

  带脉是从命门穴出来,分别向左右延着腰部,回到神阙穴,从神阙穴进入,再到达命门穴,不断进行循环。(No.1)

  三大悬案已经解密。

  重要结论是:带脉(包含中脉),是决定人寿命的经脉。

  汉语中:重要的“要”,来源于腰部的“腰”。

  传宗接代的“代”,来源于带脉的“带”。

  手腕的“腕”来源于“晚顾”的晚。

  人的手为什么叫手,脚为什么叫脚,腿为为什么叫腿?都与《黄帝内经》有关,与血气的运行路径、经络按摩的手法、腿法有关。

  《黄帝内经》横空出世,是我们的元文化。我们人体部位的名称,以及衍生后的抽象的、具体的文字概念,都来源于此。但那又是一个领域,这里不详细研究。

  前面解密了“出入废则神机化灭”,“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这就出现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重要问题:如何加强“出入”?

  四 加强“出入”的修炼方法。

  我们继续从手的穴位名称上解密。

  前面那只手腕内的中部,有个穴位叫“大陵”。“大陵”者,“大铃”也。“大铃”者,“钟”也。(No.1)所以要敲,才会振动,才会发声。

  “敲”字在《黄帝内经》中明着没有出现,但暗着出现了三次,是“按蹻”中“蹻”的暗语。后面我会解密。

  “振”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34次。

  “振”与“抖”的区别:振是肉对肉,抖是肉对物。

  所以,加强“出入”的修炼方法之一,就是前面手掌掌根放在神阙穴的位置,后手手背放在命门穴的位置,按住了然后振动。振动数次后(比如七次),前后手交换位置。后手往前时,翻掌,手不离开腰部,沿着带脉的路径到达神阙穴,前手往后时,手不能离开腰部,沿着带脉的路径,逆向到达命门穴附近时翻掌,手背顶住命门穴,继续振动。这说的是手法,包括“振理顺”。

  “理”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160次。

  “顺”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81次。

  “钟”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4次。

  遗憾的是“铃铛”的“铃”字在《黄帝内经》中没有出现过。

  与“铃”同音的“灵”字出现了12次。

  所以,按摩的手法以“振”、“理顺”为主。是轻手法。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手法。“拍”、“撞”等重手法因人而异。

  还有一点需要解密,就是手式(手型)。

  拍振时,手要保持弓型。即大拇指轻轻按在食指的第一节上。

  《黄帝内经》中,劳宫穴的“劳宫”两个字,只出现了一次。指手厥阴心包经的溜穴。我认为:“劳宫”就是“老弓”暗语。“老”是经常的意思。“弓”是弯曲的意思。( No.1)

  “劳宫”,是暗示自我按摩时,手式需要经常弯曲,我叫他“劳宫式”。

  “老”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17次。

  “弓”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3次。

  还有我们为什么说修炼,而不说锻炼?

  锻炼只是生理上的运动。修炼不但包括生理上的运动,还需要心理上的活动。

  所以当为了加强“出入”而拍振时,注意力要集中在“神阙穴”到“命门穴”之间,要有出入的意念。

  “修”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4次。

  “炼”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1次。

  但如此按摩中脉、带脉,延长寿命,方法略显单一,就像孤军作战。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记载:“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翻译为白话就是:“一个高明的医生,将许多方法综合起来,使患者得到适宜治疗。”

  所以,要多兵种作战。

  方法有两种:

  横连募原、激发胎息。

  (一)横连募原

  “横连募原”一词,在《黄帝内经》中出现了两次:

  《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记载:“内薄于五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

  《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第七十九》记载:“内搏于五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

  按照《黄帝内经》“藏宝”的手段,“横连募原”这个词出现了两次,应该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表面论述邪气传递的区域;另一个意思是“横向修炼募穴、手部的原穴”。(No.1)

  “横连募原”是“横炼募原”之意。流传下来的有“十三太保横炼”等功夫。

  手部经脉的原穴,基本分布在手腕上。

  十二经募穴的位置,在《黄帝内经》中只字未提。当时,应该是国家级机密。

  幸好我们伟大的中医传承有序,令这一国宝尚未失传。同时,医者仁心的中医还编了口诀,便于大家记忆:

  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

  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胃募中脘脾章门,三焦募在石门穴,

  膻中穴是包络募,从阴引阳是妙决。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肾经的募穴在后腰两侧,并不是所有募穴都分布在胸腹部。

  “募穴”的“募”,在我解密的思路里,是“目的”的“目”。代表每条经脉最终的归宿。经脉除了“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之外,有的还靠本经或络脉到达其他经脉,形成“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的态势。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记载:“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记载:“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综上所述:

  用手部原穴,横向、弧线按摩腰部、腹部的募穴,配合带脉的运行,加强“出入”的功能,保证生命能量经脉的畅通,延长生命。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记载:“五藏者,中之守也。”

  现在的翻译之一:“五脏主藏精神在内,在体内各有其职守。”

  翻译之二:“人的五脏,其作用是藏精守内。”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内”和“中”虽然都是表示方位的名词,含义是不一样的。“内”与“外”相对应。“中”与“上下”或“四周”相对应。

  所以,翻译中将“中”解释为“内”,显然有瑕疵。

  “五藏者,中之守也”解密后暗藏的答案是:“五脏(包括六腑)经脉的募穴横炼,是配合中脉出入的修炼手法。”(NO.1)

  我认为:“五藏者,中之守也”中的“守”,是“手”的暗语。(No.1)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还记载:“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也记载:“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共出现过两次,这就暗示我们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是守卫的守。另一个意思就是“手法”的“手”:懂得正确的修炼手法,就会成功;不知道正确修炼的手法,就会失败。

  长寿的“寿”字,来源于“守”。得守者生。

  通过自我用手按摩,才能体会手部穴位名称的暗藏秘密,别人的手,不会有这种效果,别人给你按摩,永远发现不了《黄帝内经》中的千古之谜。

  至此,大家可能已经发现,《黄帝内经》中暗藏着自我按摩方法。我叫它“自我按摩经络功”(No.1)。

  (二)激发胎息

  1、胎息与带脉的关系

  神阙穴(肚脐)是带脉的一个重要穴位。胎儿在母体中发育,不但不吃不喝,还不呼吸,一切生长的能量,靠自身肚脐的脐带从母体中吸取。中医称其为“胎息”。 “胎息”的“息”字,表示呼吸。所以“胎息”与决定人寿命的带脉“息息相关”。

  胎儿出生后,开始用肺呼吸。狭义的“胎息”停止。但“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的神机并未停止,出入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衰退。所以,通过激发胎息,辅助带脉的运行,减慢出入功能衰退的速度,延长生命。

  “胎”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过3次。

  “息”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过107次。

  3、怎样激发胎息

  “肾是先天之本”说法的来源: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记载:“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翻译为白话就是:“男女结合,产生新的生命体(受精卵),在胎儿形体出现以前,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胚胎),就叫做精。”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记载:“肾藏精”。

  所以,肾是先天之本。与胎息“息息相关”。

  肾经在脚腕内后侧,有个穴位叫“太溪穴”。我的解密是“胎息穴”。 (No.1)

  “太溪”是“胎息”的暗语。胎儿时期,“太溪”如何辅助神阙穴的“胎息”功能,还是未解之谜。后来怎么就传成了脚后跟能呼吸。反正我这个肉眼凡胎的凡夫俗子是做不到的。

  太溪穴怎么辅助胎息呢?

  经过解密,发现有三种方法(No.1):

  1、用一只脚的拇指,按摩另一只脚的太溪穴。

  拇指的区域有个穴位叫“隐白穴”。白色属金,金生水。用“隐白穴”刺激太溪穴,门当户对。

  2、双脚脚跟内侧互撞。

  肾经到太溪穴后没有向上,而是奇怪地向下拐了一个弯,经过“大钟穴”,然后重新向上运行。

  “大钟”者,敲也,撞也。

  “大钟”者,“达中”也,与“根于中”的神机有关。

  3、横联原穴

  手太阴肺经在手腕部有个“太渊穴”。与肺经互为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在手腕部有个“阳溪穴”。我的解密:有“太”有“溪”,与脚腕部“太溪穴”上下呼应。横向按摩手腕,激发胎息。

  至此,大家应该相信,《黄帝内经》确实隐藏了一套按摩功法:《自我按摩经络功》。上面解密的,就是其中的第七节:横连募原、延年益寿。有理有据有方法。

  五 带脉另一个的重要性

  带脉是一条经脉,运行到人腰部的左右位置时,还有两个带脉穴。而带脉穴同时也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中记载:“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表面说的是胆的重要性,暗语是说胆经——延伸至带脉穴——延伸至带脉。(NO.1)

  这就是说,带脉除了决定“神机化灭”的作用,还统领五脏六腑之经脉。

  带脉与其他经脉一起,共同决定人体健康的状态。

  为了暗示这一点,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中,岐伯不像平时那样,规矩地回答黄帝,而是奇怪地说了句:“大神灵问,请陈其方。”

  以后还有岐伯与黄帝的对话,只要用词、用句反常,必有蹊跷。按照这一思路解密,后面就像一场喜剧,希望大家自己阅读解密时,能会心一笑。

  六 在中医点穴按摩方面,有传承下来的“同身寸”的说法。就是穴位

  的位置,要根据患者自己手的大小长短来定位。所以在经络养生方面,应该自我按摩。

  到此您可能会问:大街上到处都是经络按摩养生,包括医院的按摩治疗,难道没有用吗?

  我认为,现在的经络按摩,对于中华经络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伟大作用。在治病的效果上,也非同凡响。但只停留在治病或调理层面上,可以让你身体及格,但离强身健体尚有距离,更谈不上延年益寿。

  因为经脉的数量许多人还没有搞清楚,《黄帝内经》提到的“二十八脉”,究竟指哪二十八条?

  按摩经脉的顺序从哪条经脉开始开始,以哪条经脉结束?有谁知道?有人说从肺经开始。这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按照这个顺序按摩,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下面我们会继续解密。

  我只是从《黄帝内经》暗藏玄机的论述中,理论上发现了一些秘密。实践上,总结了一套自我按摩功法。但与中医按摩名家,与功夫(气功)高手,不能攀比。因为每个人的天赋、机遇不同。只希望在理论上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二章 二十八脉的具体名称

  一 二十八脉的名称

  中医界“号脉”中,有二十八脉象的说法,这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

  《黄帝内经》中有两次提到二十八脉:

  在《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第十五》中记载:“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

  《黄帝内经•灵枢•玉版第六十》记载:“……内别五藏,外次六府,经脉二十八会,尽有周纪……”

  翻译为白话就是:“内联五脏,外通六腑,使二十八脉的循行畅通。”

  二十八脉是指哪些经脉呢?

  历史上关于二十八脉有一种说法:

  明代医学家马元台(马莳)论述道:“十二经有十二脉,而左右相同,则为二十四脉,加以阳跷、阴跷、督脉、任脉,共计二十八脉。”

  我们算一下,其中阳跷是两条,阴跷也是两条。加起来应该是三十条脉。

  但马老师认为男子不计算阴跷脉,女子不计算阳跷脉。所以还是二十八条脉。

  马老师的理论依据是《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中所记载:“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翻译为白话的意思就是:“男子计算其阳跷脉……而阴跷爲络;女子计算其阴跷脉……而阳跷爲络。一般计算的跷脉,……络脉……不在计算之内。”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是一篇奇怪的文章。

  在《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中,论述了人体经脉的长度:“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三丈(3)。手之六阴……二丈一尺(2.1)。足之六阳……四丈八尺(4.8)。足之六阴……三丈九尺(3.9)。跷脉从足至目……一丈五尺(1.5)。督脉、任脉……九尺(9)。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16.2)……”

  我计算了一下,结果不是16.2,而是24.3。

  这一看似明显的错误,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暗藏玄机。

  将上文直接作为二十八脉来源的依据,有重大缺陷。而且,最重要的带脉原文只字未提。

  全身经脉长度为16.2丈的结论是正确的。请看另一篇有关16.2丈的内容。

  根据《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第十五》记载:“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翻译为白话就是:“人体上下、左右、前后的经脉,有二十八条,周身经脉的长度是16.2丈……如果人的经气保持一昼夜运行五十个周次,人就能够享尽天然的寿命。经气在人体运行五十周次的总长度是810丈。”

  50乘以16.2等于810丈。复杂的乘法能算对,简单的加法却出错,迷雾重重。

  16.2是怎么来的呢?

  我来解密一下:手之六阳……三丈(3)。手之六阴……二丈一尺(2.1)。足之六阳……四丈八尺(4.8)。足之六阴……三丈九尺(3.9)。加起来长度是13.8。

  假设经脉的运行是成对的同时运行。单侧的长度就是13.8丈除以2,是6.9丈。加上任督二脉9丈,是15.9丈,与标准答案16.2丈相差的0.3丈(3尺),正是是带脉的长度(包含中脉)。(NO.1)

  跷脉不能计算,那时一个障眼法、烟雾弹。《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记载:“跷脉者,少阴之别,”跷脉是肾经的别脉。

  上面之说了二十七脉。还有一条经脉,应该是冲脉。“冲脉”的“冲”,是“重复”的“重”之意。所以没有计算长度。后面我会继续解密。

  还有《气穴论》中三百六十五穴位的计算也是对不上。不但计算错误,君臣的对话更是东拉西扯。

  奇怪吗?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黄帝内经》只要是数字计算上有误,就在暗示我们,《黄帝内经》确实藏着秘密。而且有许多秘密。

  另外,也不是马老师笨,而是太忠厚老实了。医者仁心。只有心术不正的小人,比如笔者,才能破解《黄帝内经》处心积虑的掩饰手段。

  人体有十二经脉,还有奇经八脉。难道是二十条经脉吗?答案绝对是错误的。

  “十二经脉”的概念在《黄帝内经》中多次出现过。

  例如《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记载:“……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只是简称,应该是十二对经脉。这就二十四条了。

  奇经八脉不是八条经脉。也是十二条。督脉一条、任脉一条、带脉一条、冲脉一条、阴维脉两条、阳维脉两条、阴跷脉两条、阳跷脉两条。

  这又是两个数字游戏。

  在奇经八脉中,《黄帝内经》重点论述过任脉、督脉、冲脉。“带脉”虽然只简单出现过四次,而且是“单词”。但经过我们揭秘,发现是最重要的经脉。

  这四条加上十二经脉的二十四条,共有二十八条经脉。

  二十八经脉数量的确定,在《黄帝内经》里是分别论述的。一是“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二是相加后等于二十八。

  奇经八脉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各两条,不能符合上面的条件。

  所以二十八脉是指二十四正经(十二经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No.1)

  带脉的位置及运行路径前面已经解密。

  任脉、督脉、冲脉的位置及运行路径在《黄帝内经》中东拉西扯,下面做一下归纳、分析、总结,算不上解密,但与传统说法略有不同。

  二 二十八脉的运行路径

  一)任脉的位置及运行路径: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记载:

  “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翻译为白话的意思就是:

  “任脉起源于小腹部中极穴的下面,上行经过毛际再到腹部,再上行通过关元穴到咽喉,又上行至面颊,循行于面部而进入于眼中。”

  结论是:任脉起于中极穴,至咽喉,分两支进入双眼。

  任脉暂时是从下往上运行的,是升。

  还有一个半对半错、混淆视听的论述:

  《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记载:

  “……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爲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

  翻译为白话的意思就是:

  “冲脉和任脉都起于生殖系统,沿脊背里侧向上循行,是经脉和络脉气血汇聚的场所。循行外部表浅部位者,循腹部上行,在咽喉部交会,其中的一个分支,别出咽喉,环口、唇循行。

  “沿脊背里侧向上循行”是督脉的络脉运行路径。说明冲脉与督脉的重合路径。但,这篇关于任脉的结论不可取。它具有混淆视听的作用。

  二)督脉的位置及运行路径: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记载:“……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翻译为白话就是:“督脉起于小腹之下的横骨中央,在女子则入内系于尿道的外端。从这里分出的络脉,循着阴户会合于会阴,再分绕于肛门的後面,再分支别行绕臀部,到足少阴经与足太阳经中的络脉,与足少阴经相结合上行经股内後面,贯穿脊柱,连属于肾脏;与足太阳经共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部,左右交会于巅顶,内入联络与脑,复返还出脑,还另出项下行,循行两肩胛骨内,紧沿着脊抵达腰中,入内沿着背部络于肾。其在男子则循阴茎,下至会阴,与女子相同。其从少腹直上的,穿过脐中央,再上贯心脏,入于喉,上行到颐并环绕口唇,再上行系于两目中央之下。”

  上述可分三段:

  “督脉起于小腹之下的横骨中央,在女子则入内系于尿道的外端。从这里分出的络脉,循着阴户会合于会阴(其在男子则循阴茎,下至会阴,与女子相同。),再分绕于肛门的後面,再分支别行绕臀部,到足少阴经与足太阳经中的络脉,与足少阴经相结合上行经股内後面,贯穿脊柱,连属于肾脏”说的是督脉的络脉。

  “与足太阳经共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部,左右交会于巅顶,内入联络与脑,复返还出脑,还另出项下行,循行两肩胛骨内,紧沿着脊抵达腰中,入内沿着背部络于肾。”说的是督脉。

  “其从少腹直上的,穿过脐中央,再上贯心脏,入于喉,上行到颐并环绕口唇,再上行系于两目中央之下。”说的是任脉。

  原文论述,半真半假,需要小心。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中记载:

  “……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故意混淆颈与项的区别。

  《黄帝内经》关于督脉有个总结性的论述:

  《黄帝内经•灵枢•营气第十六》记载:“……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

  翻译为白话就是:“……百会穴,向下沿项中部下行,循脊柱继续下行,进入骶骨,这正是督脉的循行路线……”

  结论是:督脉起于双眼的内眼角,是双线,在头顶百会穴相交,向后向下,沿脊柱至尾骨,下至会阴穴。

  督脉是从上往下运行的。是降。

  三)冲脉的位置及运行路径: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记载:“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

  这说明冲脉与任脉有重合的部分。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说记载:“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揔宗筋之会,会于气街……”

  翻译为白话就是:“冲脉爲十二经气血汇聚之处,输送气血以渗透灌溉分肉肌腠,与足阳明胃经经会合于宗筋,阴经阳经都总汇于宗筋,再会合于足阳明胃经的气冲穴……”

  这说明冲脉与足阳明胃经有重合的部分。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记载:“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翻译为白话就是:“冲脉经起源于气冲穴,与足少阴肾经相并,靠近肚脐上行,到胸中而散。”

  这说明冲脉与足少阴肾经有重合的部分。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第三十三》记载:“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

  翻译为白话就是:“冲脉称爲十二经之海。它的输穴部位,在上部是大抒穴,在下部是上巨虚和下巨虚。

  大抒穴在膀胱经上,上巨虚穴、下巨虚穴在足阳明胃经上。

  这说明冲脉与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有重合的部分。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记载:“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干gan)骨内,下至内踝之後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

  翻译为白话就是:“冲脉是五脏六腑经脉所汇聚的地方,五脏六腑都禀受冲脉气血的濡养。冲脉上行的部分,在咽上部上面的後鼻道附近出于体表,然後渗入阳经,向其灌注精气。冲脉下行的部分,注入足少阴肾经的大络,在气街出于体表,沿着大腿内侧下行,进入膝窝中,伏行于胫骨之内,再向下行到内踝後的跟骨上缘而分爲两支。向下行的分支,与足少阴经相并行,同时将精气灌注于三阴经;其向前行的一支,从内踝後的深部出于跟骨结节上缘,向下沿着足背进入足大趾间,将精气渗注到络脉中而温养肌肉。”

  这说明冲脉与任脉、肾经有重合的部分。

  《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第六十二》记载:“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跗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

  翻译为白话就是:“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它和足少阴的络脉,共同起于肾下,出于足阳明胃经的气冲穴,沿大腿内侧,向下斜行人于腘中,沿胫骨内侧,与足少阴经并行,下行进入于内踝之後,入于足下。其中又分出一条支脉,斜入内踝,再进入胫骨与跗骨相连的部位,经足背人大趾之间,最後进入络脉,

  这说明冲脉与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有重合的部分。

  《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记载:“……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爲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

  翻译为白话就是:“冲脉和任脉都起于胞中,沿脊背里侧向上循行,是经脉和络脉气血汇聚的场所。循行外部表浅部位者,循腹部上行,在咽喉部交会,其中的一个分支,别出咽喉,环口、唇循行。”

  其中“冲脉和任脉都起于胞中,沿脊背里侧向上循行,是经脉和络脉气血汇聚的场所。”论述的督脉的络脉。

  这说明冲脉与督脉、任脉有重合的部分。

  结论是:冲脉与任脉、督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有重合的部分。

  所以冲脉的位置及运行路径,蕴含在其它经脉之中,不用单独论述。

  所以计算二十八脉长度时,没有计算冲脉的长度。

  但冲脉又是十二经脉之海,又是五脏六腑之海。所以算在二十八脉之内。

  冲脉的冲,是重(重合)的意思。

  四)二十八脉如何“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第四十七》记载:“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血气在经脉里运行,我们简称为经脉运行。

  十二经脉的运行路径

  十二经脉的位置及运行路径,在经络研究者领域,已经是常识。

  但现在可能没人知道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带脉是如何“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的。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记载:“……营在脉中……”。

  翻译为白话就是:“……营气在经脉之中……”。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记载:“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翻译为白话就是:“约束营气,使之不能向外流溢,就叫做经脉”

  所以,营气的运行路径,就是经脉的运行路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论述了经脉运行的路径,《黄帝内经•灵枢•营气第十六》与其相互补充。

  我们从《黄帝内经•灵枢•营气第十六》开始解密“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黄帝内经•灵枢•营气第十六》记载:“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阳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A2U6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翻译为白话就是就是:“营气的运行,起始于手太阴肺经,流注到手阳明大肠经,沿手阳明经上行到面部,在面部进入足阳明胃经,沿着足阳明经下行,到达足背,行至足大趾间后,与起始于这里的足太阴经脾相合。沿足太阴脾经向上行,到达脾脏。从脾注入心中,沿着手少阴心经从腋下循小臂注入小指尖,合于手太阳小肠经,然後沿着手太阳经上行,越过腋窝,向上出颧骨的内侧,经过眼睛的内眼角,上行至头顶,再向下行至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沿着脊柱向下经过臀部,向下一直到达足小指尖,沿着足心注入足少阴肾经,并沿着足少阴经到达肾脏。经过肾脏注入手厥阴心包经中,并向外散布于胸中,沿着心包经的主脉从腋下出,循臂下行,从小臂内侧的两条大筋之间注入掌中,达到中指的指端和无名指的指端,并在此合于手少阳三焦经,上行注入两乳正中的膻中穴,并散布于三焦,从三焦注入胆,出胁部(与《灵枢•经脉第十》有出入),注入足少阳胆经,向下行至足背上,又从足背注入足大趾间,合于足厥肝阴经,(肝足厥阴之脉……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这是任脉的别出的络脉】《灵枢•经脉第十》)上行至肝,从肝再上行注入肺中,向上沿着喉咙,进入鼻的内窍,终止于鼻的外孔道。(从向上沿着喉咙开始进入任脉的部分)而其循行的支别,再向上沿着额部上行至巅顶,向下沿项中部下行,循脊柱继续下行,进入骶骨,这正是督脉的循行路线,继而环绕阴器,再向前向上经过阴部的毛际之中,上行进入脐中,再向上进入腹中,上行进入缺盆之中(从环绕阴器至此是任脉的运行路径),再向下注人肺中,再次进入手太阴经,也就是下一个循环的开始。这就是营气的循行路线,是气血循行的常规。”

  上面论述了十二经脉、督脉、任脉的运行路径。但没有提到最重要的带脉。

  我们知道“带脉”这个词在《黄帝内经》中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指环腰而行的经脉,是带脉。一个含义是穴位,是带脉穴。这个穴位位于胆经与带脉相交处。胆经的“胆”,就是“但是”的“但”的来源,表示转折。胆经的气血到带脉穴遇到带脉会一心二用。血气会在带脉里运行一周后,从带脉穴沿着胆经的路径继续向下运行。“带脉穴”的“带”,就是“等待”的“待”的来源,表示带脉到这里与胆经携手共行的意思。

  冲脉因为与许多经脉重合,其运行路径包含在重合的经脉中。

  所以,我们下面所说二十八脉,可以只论述二十七条即可,冲脉省略不计。

  综上所述,二十八脉“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的路径如下:“1、2肺经——3、4大肠经——5、6胃经——7、8脾经——9、10心经——11、12小肠经——13、14膀胱经——15、16肾经——17、18心包经——19、20三焦经——21、22胆经——23带脉——24、25肝经——26督脉——27任脉”。

  二十八脉“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的路径另一种表达形式如下:“第1对肺经——第2对大肠经——第3对胃经——第4对脾经——第5对心经——第6对小肠经——第7对膀胱经——第8对肾经——第9对心包经——第10对三焦经——第11对胆经——12带脉——第13对肝经——14督脉——15任脉。其中,14督脉、15任脉的运行,成为公认的小周天,13肝经进入1肺经,开始又一轮循环,形成公认的大周天。”。

  从脉度16.2丈的计算方法得知,十二经脉是左右成对同时运行的。(No.1)

  二十八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形成一个整体。外邪、内邪就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正”者,“整”也。

  二十八脉的运行不但是一个整体,正常情况下,一昼夜运行五十周。

  《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第十五》记载:“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

  翻译为白话就是:“人体上下、左右、前后的经脉,有二十八条……铜壶漏水下百一刻为一昼夜……经气在体内运行五十周次,水下一百刻……如果人的经气保持一昼夜运行五十个周次,人就能够享尽天然的寿命。”

  《黄帝内经•灵枢•营气第十六》说道:足厥肝阴经,上行至百会穴,沿着脊柱继续下行,这正是督脉的循行路线,继而环绕阴器,进入任脉的运行路径,再向下注人肺中,再次进入手太阴经。

  肝经到百会穴后,就会肝阳上越,人会血压增高。人体的经脉用了两种抑制肝阳上越的方法:一个是从督脉下降,将计就计,因势利导;另一个是进入肺经,用肺金克制肝木,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然后进入下一个经脉的循环。

  如果修炼“自我经络按摩功”时,你不能没完没了的按摩下去。所以按摩时从哪对经脉起,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黄帝内经》早已告知,不过使用的是暗语。

  《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记载:“雷公曰:阳言不别,阴言不理,请起受解,以为至道。”

  翻译为白话就是:“雷公说:您明显的讲,我不能辨别,隐晦的讲,我就更不能理解了。请您再解释一下,使我能领会这深奥的道理。”

  不幸的是,《黄帝内经》关于养生的关键内容,大多是“隐晦的讲”。如果不解密,就会误入歧途,不着边际;或盲人摸象,不得要领。

  第三章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按摩经脉的顺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大家都知道春夏、秋冬指季节。

  养这里是养护的意思。分为主动的养与被动的养。

  自我按摩经络为主动养生。天助自助者,天道酬勤。

  我们再看阴阳的含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记载:“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现在的翻译是:“阴阳如血气与男女之相对待。”莫名其妙。

  还有一种按意思的翻译:“气属阳,血属阴,气与血都是由于阴与阳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似是而非。话没错,但不是原文的本意。

  笔者解密后的观点认为:这里“男女”两个字,强调的是“基本”的意思。因为男女是繁衍后代的基本条件。

  所以,解密后的翻译是:“所谓阴阳,血气是最基本的元素(No.1)。”

  就是说血气是最基本的阴阳。

  那么,血和气那个是阴,那个是阳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记载:“阳化气,阴成形”。

  就是说阳无形,阴有形。

  所以气属于阳,血属于阴。

  《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中说道:“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

  意思就是:“所有血归心脏管,所有气归肺脏管。”

  所以“春夏养阳”里的“阳”,指的是气,归肺脏管,暗指手太阴肺经!“秋冬养阴”里的“阴”,指的是血,归心脏管,暗指心经,包括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No.1)

  这个结论,是颠覆性的。是我们养生的金钥匙,敲门砖。

  我们别忘了,《黄帝内经》是暗藏“自我按摩经络功”的。

  既然是经脉,那么养护的意思离不开按摩了。

  到此,好似春夏养阳应该重点按摩肺经。秋冬养阴应该重点按摩心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后面还有一句“以从其根”!

  “根”是事物本源的意思。

  既然是“自我按摩经络功”,当然与经脉的运行有关。阳是气。关联的是肺经。肺经的血气来源于上一条经脉肝经。

  “春夏养阳”,从按摩肝经开始,到与肝经相表里的胆经结束。胆经从头至脚,以降结束。

  胆经的募穴“日月穴”在腹部,胆经在腰部有个“带脉穴”。按摩胆经后,进入“横连募原”的按摩。

  阴是血,关联的是心经。心经的血气来源于上一条脾经。

  “秋冬养阴”按摩心经时,从脾经开始,最后到胃经结束。胃经的募穴“中脘穴”在腹部任脉上。胃经还有一对“天枢穴”,在带脉上。按摩胃经后,进入“横连募原”的按摩。

  这样,就不会以肝经结束,避免进入无尽无休的循环按摩。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暗藏着经络按摩功的按摩顺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古至今,众说纷纭。

  一是以明代医学家马莳、清代医学家张志聪的弟子高世栻为代表,认为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

  二是以唐代医学家王冰为代表,认为养即制也,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以制其阳;秋冬阴盛,故宜食温热以抑其阴。

  三是以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又名张景岳为代表,认为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

  四是以清代医学家,高世栻的老师张志聪为代表,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

  大家有兴趣,可以查看原文,欣赏一下。

  只是我们别忘了,《黄帝内经》是暗藏“自我按摩经络功”的。

  前面以穴位名称为突破口,解密了决定人寿命长短的带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又引申出二十八脉的修炼顺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关于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中有记载,这里从略。

  俗话说,不怕活不长,就怕死不了。我们希望长寿,但还要健康,保证生存质量。

  二十八脉是否与生存质量有关呢?也就是说与健康有关呢?怎样修炼呢?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