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养生”的内容,可以包括四个方面。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阳春三月,也正是养生的好时机。如果春季养生做得好,对我们一年的身体健康都是很有好处的。
但是,我们大家都说“春季养生”,那么,我们有去了解这个养生、“养”的是什么?“生”的又是什么吗?
《素问.生气通天大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是《黄帝内经.素问》关于春季养生的具体说明,也是“春季养生”这个说法的最初起源。如果能读懂这段经文,对所养为何、所生为何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春三月,此谓发陈”,这一句告诉我们,立春之后,我们主要要养的,就是“阳气的升发”,同时,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理,春季这三个月里的养生,主要就着眼于“生”上。
什么是“养”?所谓“养”,就是“培养、维护”。经过一个漫长的寒冬,为了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体内的阳气总有不同程度的消耗,或者蛰伏。这时候的“养”,有不足,则补其不足。
本来阳气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可能过冬之后,也会出现压抑或者过于安静,这不是阳气正常应有的状态。人体会出现倦怠嗜睡,也就是常说的“春困”。所以需要我们好好地维护,这时候的“养”,有蛰伏,则唤醒其运动起来。切图
什么是“生”?从大处来说,包括人体的所有生命力与生机;从人体脏腑来说,春季对应的五行是“木”,五脏是“肝”。肝木逢春而生,所以我们要“生”的,就是肝木的升发之性。所以我们说“春季养生”讲,主要就是养护肝木的生发之气。
如果我们将“肝木”当成自然界的草木来理解的话,那么,在春天,自然界的草木,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种子发芽,树木抽枝发叶,都是一种“从下向上”的生长——这正是我们要养的“生”。
所以,我认为,春季的“养生之道”,就在于顺应自然。自然的正常之气就是升发的“木气”,对应于人体就是肝。木有什么特点?木性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也就是喜欢自由不喜欢拘束,喜欢阳光与运动,不喜欢阴雨和压抑。
基于此,对我们人来说,春季养生的正确方法就呼之欲出了,我认为,无外于:起居、饮食、运动、情志四个方面:
饮食:春季饮食,不适宜过于温补以补阳,但可以适当偏点辛散之味,可有助于升散肝木之气;肝属木,酸入肝;脾属土,甘入脾。我们春季升散肝木之气的同时,肝气也容易偏旺,肝木太旺易克脾土而致脾弱。所以还可以适当吃些甘味的食物,如大枣、蜂蜜、山药等等。既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相符,还能健脾生血,有益健康。
起居:虽说春天气温回暖,但毕竟冬寒的余威犹在,昼夜的温差也偏大。就自然界的阴阳而言,还是一种“阴盛阳衰”但趋向于“阳”的态势。所以早晚的起居上,虽然以“夜卧早起”对应“生”,但也不可忽视做好防寒的“养阳”方面,两者俱备,才是既“养”又“生”。
运动:春季气候多变,冷暖不均,阳气还没有充分升浮,故不宜进行剧烈消耗的运动,以和缓为主。可以升升懒腰,帮助升发少阳之气;或者在朝阳夕阳之下,缓步吐纳,也是对肝木之气很好的调护。因为“头为诸阳之会”,所以,春季梳头也可以“养阳”,对保持大脑活力有很大好处。
情志:很多人一到春天,就容易激动易怒,情绪波动很大。这是因为春季“肝木当令”引起的。所以,春季养生,在顺应肝木生发之机的同时,也要保持乐观大度的情绪,避免焦躁生气。
“怒伤肝”,好的情志就是对肝最好的保养。戒怒戒躁、戒忿戒恨,以免肝气升发太过而克伤脾土。所以春季养生,最忌发怒。有什么减少戒怒的方法吗?深呼吸是第一选择,有利于迅速控制急躁的情绪。根据五行生克,金克木,肺属金,在志为悲,也可以用“悲伤”的情绪去缓解怒气。
总之,我认为,春季养生,“养”的就是体内的“阳气”,“生”的就是“肝木生发之气”,这就是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如果您还有其它好的知识与见解,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