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物语
斗指巳为霜降,气肃,露凝结为霜而下降,故名霜降也。
霜降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阳历10月23-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10°时开始。“霜”,反映出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是气候干燥的表现。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呈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一般来说,白天太阳越好,温度越高,夜里结的霜就越多,所以霜降前后早晚温差更大。
因此,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逐渐往内藏的过程,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霜降之后,天气逐渐寒冷,但是人体内部的环境却还是热的,这就叫做外寒内热。此时人的手脚易凉,后背易冷,但心里有燥热的感觉,这是“秋行夏令”的结果。因此,在霜降时节要注意添衣物御寒,多使用滋阴润燥的食物来清郁热。
霜降节气的养生原则
1、以平补为主
秋季是易犯咳嗽的季节,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属金,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中为秋,在人体五脏中属肺。
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则应以平补为原则,在饮食进补中当以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
2、劳逸结合,冷暖得当
在寒冷的深秋时节,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消极低落;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供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应注意腹部保暖;坚持定时定量进餐,食物冷暖适宜,切忌暴食和醉酒,同时要避免服用对胃肠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药物。
少吃过热、辛酸和辛燥食物
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认为“秋补”比“冬补”更要紧。《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季宜收不宜散。
1、勿食过热食物
霜降节气,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虽然快入冬了,但是人体内的阳气较盛,如果食用过热的食物,则会损伤胃肠道,甚至出现一些以火热为主的症状,如上火、大便干燥、便血等;
2、少辛增酸强肝功
肺气太盛易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肝五味主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要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可选择苹果、石榴、葡萄、芒果等。
3、忌食辛燥伤肺阴
秋季最好忌食辛辣、烧烤、油炸食品。使用少量的蒜葱、生姜、大料、茴香等辛辣的调味品来调味,或以性温的食物来煲汤,应注意选配银耳、百合、荸荠之类滋阴润燥的食物同煲,就不会加重秋燥的症状。
积极治疗霜降时容易复发的老寒腿
老寒腿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因为平时膝关节负重最大,活动最多,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发病率最高,且易复发。膝关节遇到寒冷往往使疼痛加重。中医认为,寒冷则痛。故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在治疗方面,热敷、理疗按摩等简易疗法便可控制症状。
霜降食疗进补方
红薯粥
新鲜红薯 250 克,粳米 200 克白砂糖适量。
将红薯洗干净,连皮切成小块,加水与粳米同煮稀粥,以薯烂米熟为度,待粥将成时加入白糖,再煮二三沸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健脾养胃,益气通乳。
治脾胃气虚所致食欲减退、小儿疳积、乳汁稀少、维生素 A 缺乏症、夜盲症、大便秘结或带血等。糖尿病患者不宜选用。
胡萝卜粥
粳米 250 克,新鲜胡萝卜适量。
将胡萝卜洗净切碎,与粳米同入砂锅加水,用武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补脾,健胃,明目。
治脾胃气虚所致之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久泻久痢、营养不良、高血压、糖尿病等。
三圣酒
人参 20 克,山药 20 克,白术 20克,白酒 500 克。
将上药打碎,用宽大的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备用。将白酒倒入砂器内,放入药袋,文火煮数百沸,取出待凉,加盖密封,置于阴凉处。7 日后开封,细纱布过滤,贮入干净瓶中。每日早、中、晚空腹温饮 10 ~ 20 毫升。酒服尽,药渣爆干为末,每次用温开水送服6克。
补元气,健脾胃。
治脾胃气虚、元气亏损所致之体虚气弱、食欲减退、腹胀久泻等。阴虚火旺者不宜服。不善饮白酒者可改用黄酒。
龙眼茶
龙眼肉 5 ~ 10 枚。
将龙眼肉放入碗中,隔水蒸熟取出,再放入茶杯,开水冲泡,代茶饮服。
补气血,益心脾,安神志。
治心脾气血亏虚所致之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头晕眼花、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贫血、神经衰弱等。经常饮服能延年益寿。
好啦,今天的养生知识就到这里,以后仁心会定期分享中医养生健康知识的,请多多关注和转发,让更多的人知道怎么去养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