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养生知识网 » 名家养生

著名中医专家马有度马派中医传承文章精选之:我的养生科普感悟

2022年04月14日 14:52:422590百度已收录

我的养生科普感悟

这些年的经历使我深深感觉到,养生科普要想做到喜闻乐见,又要“沧桑沿正道”,不容易啊!

一、科普养生利己利人

在钻研国学及中医经典的过程中,我逐渐感觉到养生思想的强烈光辉。从易经里“君子思患而豫防之”,未病先防、居安思危的预防为先的思想,到中医典籍里“上工治未病”,再到其他众多非医界人士的著作中,都贯穿着这条光线,各部分相互融汇、相互辉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养生思想!有意味的是,许多善于养生的前人多高寿,如历算家张苍105岁,医学家扁鹊104岁、孙思邈 102岁、王冰95岁、孟诜93岁、杨济时99岁,等等。现代更有因不懂、不善养生而英年早逝的案例,比如企业家王均瑶去世时38岁、小品演员高秀敏逝世时46岁、香港艺人梅艳芳逝世时40岁、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去世时54岁、著名演员傅彪逝世时42岁……等。看来,中医养生思想对人类保持健康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极端重要。门诊中也常看到,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许多患者为“看病贵、看病难”所困,小病拖重、治病缺钱,住不起医院、吃不起好药的窘境不少,更加深切地使人感到懂得养生、预防为主对于普通百姓健康与生活的迫切性,养生问题还事关人类财富的大幅度节省与更合理分配。中医养生学应成为大众的常识与工具,才能真正起作用,所以科普养生是利己利人之举,值得奉献一生。

二、科普创作“三要素”

在长期科普笔耕过程中,我深感科普创作有三个要素:第一,勤于搜集。“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反之则不然,妇虽巧不做无米之炊,将虽勇亦难作无兵之战。资料贫乏是编撰书籍的致命伤。资料充实,方能在选用时取舍自如,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这是古今中外治学编书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丰富的原始资料为善编撰创造了条件,粪土之用,有时可与金石同功。“泰山不让土壤,方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善于搜集材料者是“细大不捐”,以十当一的。第二,精于鉴别。选材贵精,是保证书稿质量的关键,也是衡量书稿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养生包含着大量的知识,系统庞大、门类繁多,精华和糟粕杂糅,科普创作时必须做精细鉴别。编撰过程中,“识”、“术”、“学”三者缺一不可,三者之中,“识”尤为重要。有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识,才能高屋建瓴,不为古欺,不为习囿;才能吸收其精华,扬弃其糟粕;才能在真伪纷争、是非难辨的资料堆中,作出果断的、正确的裁断。人不敢采,我则采之;人不敢用,我则用之。经典不载,有验必征;名著虽存,无稽必弃。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必基于编撰者卓越的识加大胆的魄力。第三,善于编撰。整理创作科普书籍,既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编之有序,现代科普著作还要求读之有味、图之有趣。古人见解常常是大道多歧,其中孰当存,孰当废;孰为经,孰为纬;孰为主,孰为从;孰为先,孰为后,都应搞清楚,写得明明白白,从而收到览之者易为功,征之者易为力的事半功倍的客观效果。而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喜欢轻松幽默,喜欢色彩丰富,喜欢知识的片段化,喜欢通俗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内涵,令人思之有理,读之有味,因此编写科普书籍要比专业书籍下更大的功夫在文字和版面的修饰处理上。

三、众人拾柴火焰高

科普,需要阵地,更需要团队合作。令人欣喜的是,这么多年的科普工作,围绕着月刊《养生杂志》,我也拥有了一个成熟的团队,这也是我的科普之缘。2009年时,我在门诊接诊了一位早期肝硬化伴脾肿大的患者,是某传媒集团的董事长,年近40岁。他当时腹胀便溏,也曾多方医治,自知病情较重,颇觉了无生趣。这类疾病,确实需要像俗语所说“三分药七分养”,还要结合心理疏导。我在开药外,更给他讲了许多养生知识。并叮嘱他坚持实行,开慰他虽然药物只能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但只要坚持平日保养,带病延年、带病长寿也是有不少先例的。其实,他因为病情需要,平常就十分注意搜集养生知识,此时再经我点透,顿时对生命重燃信心,明晰了养生方向,而且产生了合作的想法。恰巧该集团正准备创刊一本《养生杂志》,他就趁复诊时,邀我合作,希望能聘请我为杂志主编,为杂志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把关,并利用杂志平台,共同推广养生,做大养生事业。我当时其实是有顾虑的,因为定期出版的科普杂志,比科普著作更加费神,在科学性的把握上,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现偏差。不过,毕竟养生科普是造福大众的好事,几经考虑,我最终应允。合作至今已4年多了,《养生杂志》也逐渐成熟,为业内外各界人士广知,也使得更多人通过杂志了解了养生、喜好养生,一步步实现了合作初衷。

四、养生科普不离文化

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专门研究、践行养生的学者,不少卓越的思想家也都为丰富、发展养生作出过贡献。所以中医养生学受传统文化影响极深,其基本观念,如生命观、寿夭观、整体观等,肇基于传统文化,经历代养生家、医学家的不断完善才得以形成;其具体方法,如情志养生法、运动养生法、行为养生法、导引气功等,均来自诸子百家及其传承者的思想和实践,尤其是儒、道、释三家,对养生影响更甚。中医养生学是以古代的天、地、生、文、史、哲为深厚底蕴,以中医理论为坚实基础,融汇了历代养生家、医学家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从而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养生理论体系,因此,养生科普宣传绝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否则,离开中华文化的国学思维方式与术语系统,中医养生学根本无法表达也无法思考,我们也难以传递给大众真正的中医养生。可以断言,无国学则无国医,遑论养生!近几年来,随着对养生学文献整理范围的不断扩大,在非医学文献中,已经发掘出了许多宝贵的养生思想及经验,一些典籍已逐渐列入了中医养生学的必读书目中而为学界和社会公认,如《老老恒言》《遵生八笺》《闲情偶寄》等。我总是对学生们说:“研究中医养生学,不能脱离传统文化这个根源,不能剥离其文化性。”将中医养生与传统文化结合进行科普宣传,正是多年以来我率领的团队努力的重要方向,这些年出版的科普著作中我也在尝试着如何将养生文化科普化,尤其在《养生杂志》的主编工作中,更获取了不少宝贵经验。

五、留心处处皆学问

生活中处处都有养生,文化中点滴都是养生,养生科普宣传应该广开思路,着力在儒、释、道等国学经典中继续发掘传承。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太艰苦了,教育制度也与现在不一样,大多从小练过大量背诵的“童子功”。但这种教育制度,也促成了我们对文化典籍的熟悉,甚至熟读背诵,日积月累,成为了一生的宝贵财富。成年之后,研究中医经典,也要旁参文化典籍,这么几十年来,于文化方面确实有所积累。养生出自文化。古代诗歌中,就有颇多养生佳句,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北宋思想家邵雍的诗句“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知君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南宋陆游的诗句:“吾身本无患,卫养在得宜。一毫不加谨,百疾所由滋”。还有“遇事始知闻道晚,抱疴方悔养生疏”等等。中国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文人哲士,很多人都是养生有成的高寿者,也都有养生经验记录。远如春秋战国时的老庄与孔孟,近如清朝乾隆、曹廷栋等。大量搜集和研读这些高寿者的资料,从中挖掘他们的养生精髓,才能使科普言之有物。另外,这些年四处演讲,宣传养生,无形中饱览了祖国壮丽山河,增长了养生见识,领略了其中蕴藏的养生智慧,为我的养生科普提供了感悟和素材,真是留心处处皆学问。

六、科普要走出国门

实际上,每个人都需要养生,虽然养生源于中国,但应属于全世界,应该广泛科普,造福全人类。近年来先后与日本、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相关领域人士的接触中,我深深感觉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在美国举办“中国周”活动时,我应邀参加并在多处作养生宣讲,更令我坚定了这一想法。活动是由我与美籍华人张元明先生联合发起的。张元明从事的领域是气功与养生,2010年来访成都时,与我相约见面,畅谈养生,甚是投缘,有了合作想法。此后双方远隔重洋,仍保持联系。2012年9月,张元明从美国回中国练功长住,与我有多次接触和思想碰撞,我们突发奇想:何不在联合国总部召开一个世界养生大会,将养生真正推向世界呢?于是,2013年4月上中旬,我办妥签证,顺利赴美主持和参加多项养生学术活动,传播来自遥远东方的养生文化。首先在纽约州立大学发表了题为“《黄帝内经》性衰老的超前认识”的主旨演讲。以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为理论源头和基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为主,兼及《内经》其他篇章,务求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语言风趣幽默、妙趣横生,系统讲述了《内经》对人的性衰老的认识,并与现代认识相比较,指出了其超前之处。会后讨论气氛热烈,演讲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其后,还在康奈尔大学宣讲和演示了药膳烹饪。当时演示的药膳是出自《伤寒杂病论》的一首著名方剂,“当归生姜羊肉汤”。该药膳的原料、制作都十分简单,但是汤鲜肉嫩,色香味俱佳,更有温中补血散寒的功效,能强健身体,尤其适合冬天食用。现场观众品尝之后都对汤的味道赞不绝口,对中国药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达到了我预想的科普目的。我在美国还出席了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世界养生大同修活动,会上携手张元明先生一起传播中医养生及道家养生功法的修炼。不少人都觉得这套养生方法很实用,在身体的运动过程中心情也得到了放松,达到了“形与神俱”的养生目的。由于健康是全世界共同的关注点,所以养生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那么养生科普就应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展现养生的魅力,展现国家的风采。

七、科普应该立体化

只要能承载文字的方式都应该是养生科普的阵地。科普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纸质的、影视的、网络的,现场的、录像的,公开的、半公开的、小团体的等,形成立体的养生科普宣传,尽可能地扩大宣传范围,惠及更多的人。近几年,我收到的演讲、参会的邀请越来越多,加上旅途及住宿花费的时间,几乎占据了日常时间的一半。不过,只要是有利于科普宣传,我就感觉挺有意义的。我尚经常在电视、电台做养生专题演讲,还应邀在多个报刊开辟养生科普宣传专栏。在立体化的科普活动中,结交了许多专家学者乃至大师级人物,与不少人成了朋友,扩大了养生科普的影响。其中,有几件事情颇值得回忆。

2011年,广东与台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养生高峰论坛”在台湾圆山饭店召开,我应邀参加。作大会主旨演讲时,借两岸实现“三通”的话头,我提出“养生贵在‘三通’”的题目,顿时引起听众好奇。我根据经典,又引用了一些诗词歌赋和历代养生名家名言,将养生当“观念通、气血通、思想通”的“三通”内容略作发挥。想不到,引起了在台下就坐的年近九旬的香港道教养生大师朱鹤亭老先生的关注。待我演讲完毕,朱老便拉住我的手兴奋地说:“马先生,我终于找到真正懂养生的人了!”并亲笔书写“中国四大国粹,中医学居首位。余拜会过诸多名医,若论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若谈实践验证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神意相融而应用者,可谓烈光君耳”的条幅送给我,真是惭愧啊!进一步交流下,十分投缘,遂结成忘年交。此后,一直电话、书信、邮件往来不断,朱老还将平生所著悉数发来,真令我受宠若惊。

2012年8月13日,我应邀赴香港参加世界中联国际药膳食疗研讨大会,正逢朱鹤亭老先生为国学大师饶宗颐祝寿。经朱老引荐,我见到了饶宗颐老先生。面对年届97岁高龄的国学大师和长寿老人,我真是求解若渴,于是请教养生问题,可惜我听不懂粤语,不过还是从饶老的手势动作中读懂了耄耋老人的养生感悟。饶老以手指心,我便说:“您是说养生重在修心吧?”饶老点头同意。我接着感慨地说:“饶老,养生重在修心,也难在修心啊!”饶老立即伸出大拇指表示十分赞同。并即兴书写“道法自然”条幅送给我。与饶老相见虽短,但我感觉两颗养生的心已然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2011年5月20日,在北京大学博雅苑召开了“第一届诚信大会”,我也有幸参加。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馆员、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先生受邀作了题为“诚实守信,返本开新”的主旨演讲。会议休息时间,我慕名专寻汤先生攀谈,结果十分投机。汤先生给予了我很多鼓励,更对我主编《养生杂志》表示了肯定和支持。之后还为文史馆及多个中央部门订阅了《养生杂志》,令我倍受鼓舞。

最后,自拟小诗一首,作为此文结尾,以飨同道。

清心为治本,四大尽空虚;一笑容天下,顿然无所居;流水户枢鉴,顺时风寒却;醪馔勿求丰,寿域方可期。

1

马烈光(1952~ )汉族,四川省都江堰市人。1969年初参加医疗卫生工作,1977年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1985年至1986年底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养生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科带头人、中医药养生健康产业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养生健康理论体系及创新研究方向带头人、《养生杂志》主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名中医。

著名中医专家马有度马派中医传承文章精选之:我的养生科普感悟  名家养生 第1张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