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名可道,非名非道。
【鲲鹏之化】:鲲为名?鹏为道?鲲为道?鹏为名?这是庄子《逍遥游》的鲲鹏之像,我把庄子的观点归于名家思想。鲲与鹏是庄子对名与道之转化的形象描述。有了名就能说出来,没有名就说不出来,究竟是鲲还是鹏呢?这就是鲲鹏之化。鲲鹏的转化也是有条件的,在水中的就是鲲,破水而出即为鹏,没有鲲也不会有鹏,鲲是鹏之母。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没有水,一切生命都化为无有,所以,庄子在这方面反而是很科学和客观的,并不是人们一直所认知的唯心主义。但因为没有说的很清楚,所以导致人们的认识发生了偏向,在这方面,黑格尔的《辩证法》完善了庄子的名家思想,把转化物、被转化物、客观条件都说的很清楚。就好像我们照镜子,鲲就是我们自己,鹏就是照完镜子后,我们梳头整理好衣服以后的自己,同样都是自己,只是名称不同而已,但是很明显,没有收拾过的自己别人不愿意接触,就好像现在社会普遍认为民工不爱干净,但如果给我们的民工师傅穿上名牌衣服,配一辆高档汽车,不告诉众人他是民工,众人又怎么分的清呢?届时人们就会认为这是“鹏”,是大鹏展翅的威武和神气。所以,鲲鹏是现象之辩,是我们肉眼所看见的一切事物的区别于转化。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现象所迷惑,总是第一眼就决定自己的好恶,这反而是唯心的,好与恶需要接触和了解,如果接触和了解以后就有了最初的认知,届时是好是恶,我们的内心就会有强烈的直觉,接触和了解以后积累的细微末节产生了直觉,也就是说不清什么原因,但实际上是有原因的,这就是鲲鹏之化的条件,也就是水和空气。无法捉摸,无法把握,但又能清楚的被人们所感知。每个人都是依赖水和空气而生存的,所以,“鲲鹏之化”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只要我们细心,就能体会到这种规律。也能帮助我们的心灵摆脱现象的丛林而带来的困扰。
【小大之辨】:庄子在《逍遥游》里写了斥鹌询问鹏鸟的故事,斥鹌问鹏鸟那么大费周章的跑去远方做什么,从而得出小大之辩的结论。斥鹌安贫乐道的思想,是由斥鹌的身体结构和基因决定的,它不能理解鹏鸟的大,鹏鸟大费周章的去远方也是由鹏鸟的身体结构和基因决定的,鹏鸟不会嘲笑斥鹌的小,斥鹌也不羡慕鹏鸟的大,各得其所才是乐事,这应该是小大之辩的实质。斥鹌对鹏鸟的好奇来源于对自身的了解,正因为它知道自己飞翔的范围,也知道自己的欲望不高,所以它看到鹏鸟就会产生好奇,但也仅止于好奇,并没有强加干涉,不会因此而悲观,也不会因此而害怕鹏鸟。名与实是各有其因的,之所以叫斥鹌正是因为小,之所以叫鹏鸟正是因为大,小与大体现了人们对自己欲望的认知,有些人喜欢安定的生活,有些人喜欢享受追逐的乐趣,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只是志向的不同而已。没有必要拿这个来夸大其事。但是,现在社会中却充斥着很多这样夸张的信息,似乎小并不应该,大才是应该,或者大不应该,小才应该,这样不合理的评判左右着人们的内心世界,实际上大与小从来都是共存的,没有小又何来的大?小也会变成大,可惜大要变成小不那么容易,所以,与其大,不如守着小,如果让人们的欲望都膨胀大了,再收回成小的状态就很困难了。所以,《逍遥游》中只有斥鹌询问鹏鸟的论述,却没有鹏鸟的回答,如何回答呢?鹏鸟的内苦斥鹌如何能够明白?鹏鸟也不能说我宁愿回到鲲鱼的状态,这是不可能的。有欲望的人未必幸福,小的欲望的总比大的欲望好。
2、常无为而无不为,镇静以守无名之朴。
【白马非马】:其实“白马”是人们对于共性的追求,不是指白色这种颜色。这是一种象征,马是人们能够驾驭的,朝着目标前行而不回头的动物,白色正意味着人们想要追求这种精神,也是人们朝着美好的事物携手共进的象征。所以,白马怎么能和普通的马一样呢?当然是不一样的。但是现象又总是会和本质矛盾,因为人们总是先看到白色与其他颜色的不同,止于现象,所以导致了人们认为公孙龙的论点是客观的唯心主义。大家若能这样想,在物质上马是一种共性,在精神上白马也是一种共性,这样就没有区别了。这就好像无为与无不为的概念一样,无为是白马,无不为是马,实际上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告诉我们,无论是做事情还是想问题,都不可以止于表面现象,而要深入去了解事实的真相,如果仅仅止于表面,所有事情做一半就放一边,那我们永远都找不到自己。也就是说,白马在精神上是真正的马,但在现象上区别于普通的马,因为普通的马是其他的颜色,不是代表共性的白色。所以“白马非马”。这是对人们总是看表面现象的批判,而实际上人们对于“白马非马”的理解还是止于表面,即使是批判也无济于事。只有引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到“马”的作用和象征,以及“白马”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人们才会认识到“白马非马论”的实际价值。并不是公孙龙善辩,而是实际,人们一直以来对于规律的认知都是这样在现象和本质之间矛盾着。
【庄周梦蝶】:同样的,蝴蝶也是一种象征,蝴蝶象征着庄周思想的成就。我们都知道“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庄周想象中的蝴蝶正意味着他伟大思想的诞生,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蝴蝶振动着她的翅膀,我们静静的守着这种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正是应验了蝴蝶梦庄周,还是庄周梦蝴蝶这句话,我们守着庄周的思想,我们是庄周的后代,我们延续着古人对于哲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蝴蝶效应不仅仅是在动力系统中,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发挥着她强大的作用力,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的腾飞正是得益于所有古人积累的宝贵经验。“镇静以守无名之朴”,蝴蝶只是个象征而已,历史上的蝴蝶太多了,我们只需要守住“蝴蝶效应”的原理,让更多人学会思考,学会去挖掘事物的真相,让更多的有思想的哲学家们为哲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国家的文化力是否繁荣也正来源于哲学思想的指导,没有站高而望远的哲学理论体系,这个国家就没有活力,人们不会思考,总是被现象迷惑,行为也会失常,社会秩序也会混乱。美丽的蝴蝶带来的是人们精神上的快乐和愉悦,是精神自由的象征。这也是人们喜欢《庄子》的原因。庄子的思想就是一只美丽而闪亮的蝴蝶。就是这只美丽的蝴蝶告诉了我们天有多高,海有多宽,山有多远,我们在蝴蝶的引导下,找到了自然,从而回归自然的怀抱。名也好,实也好,终究是自然之名,自然之实,我们永远都在大自然的规律中生存,时刻体会着自然带给我们的各种喜怒哀愁。庄周的蝴蝶是自然的产物,我们的蝴蝶又在哪里呢?
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神龟之曳】:庄子把自己比作神龟以拒绝楚王的使者,庄子之道正是遵循了天之道。天之道总是利而不害,庄子以神龟自喻,恰如其分,既不会得罪楚王,也明白的表达了自己渴望自由的生活,这是其一。其二,庄子也借神龟的例子从侧面给楚王讲了什么是天之道,楚王渴望贤臣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贤臣在楚王的身边,就好像一只用来祭祀的神龟,光有其壳,名存实亡的话,还不如不要这样的“贤臣”。“神龟”也意味着最古老的道理,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朴”,可惜楚王将这个“朴”用来做摆设,没有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又如何能治国呢?这是其三。所以,庄子的这个比喻非常有技巧,完整的阐释了什么是 “天之道”,我们应该如何去遵循天道,大可治理国家,小可管理自身,正如庄子的自由之身。我们都应该学习天对于万物的包容,不分大小,不分彼此,不分新旧。庄子寄言于楚王,正是希望他也能像天的规律一样,用一颗包容的心来治理天下。这样精彩的比喻唯有出自庄子之口,实在让人赞叹!名家思想对于万物的思辨已经达到了与万物浑然一体的境界。所以,后人总是将庄子之道与老子之道相提并论,他们的言论均可以称的上“神”,形散而神不散,可聚可散,却在论述具体问题的时候一步到位,不得不让人佩服! 神龟的动作固然很慢,但神龟的寿命却很长,看似很懒,实际却在演绎着天地万物的规律,汲取天地万物之精华而存,所以,古人也经常用龟壳来占卜事情的吉凶,正是因为神龟本身就是天地之精华啊。可惜现在的人们,已经漠视了这种敬畏之心,不再像古人那样以安贫守道为荣,却在争名夺利中渐渐丧失了淳朴的心性,神龟已不复存在。
【遍为万物】:惠施的遍为万物说,正是体现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思想。名家思想可以说是诸子百家中最博大精深的一个派别。名与道同在,名与形同在,名与身同在,名与天地万物同在,名至而实归,确实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现,处处闪耀着哲学之光。名家思想继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一脉相承,毫无疑义。名家思想的画龙点睛之作,当属惠施的“遍为万物说”,遗憾的是具体的内容丢失了,只是在庄子的论述中看见冰山一角。圣人之道为百姓之道,不仅仅体现在思想上,更是体现在行动上。正所谓“江海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一定要时刻存有为百姓着想,为百姓服务的精神,才能够称之为圣人。这就是名至而实归。名也是明,能够看得见万物的共性才是一个真正的圣人,以名为导,实际上是让大家心中明白,分得清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分得清自己内心的善与恶,同时还要能够自我调整,但圣人不以此为功,反而是将身形遁于天地万物之中,这就是“遍为万物”。能够做到这种境界的人,当属圣人。老子的圣人思想在庄子和惠施这里得到了发挥,让人们更加清楚什么是圣人之行。可惜后人却将庄子和惠施的思想推向了养生和诡辩的范畴,实在让我费解。养生之道固然有所体现,但真正的精华之处不应该是养生,而是庄子和惠施对于文明之世的追求,对于文明之世的探索,只是圣人是行不言之教,他们所说的难以被人理解,他们的行为就更加的难以被后人所理解了,而说不出却“以身言教”的部分才是真正的名家的风范啊!这是我要强调的地方,也是对名家思想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