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养生知识网 » 养生文化

身心合一的养生:道家生活化的必由之途

2022年05月28日 14:54:472930百度已收录

  身心合一的养生:道家生活化的必由之途

  作者:赵建永

  现代科技的发达给人们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然而人的身心和谐却未能与之同行。焦虑、抑郁、失眠、人格分裂等现象愈演愈烈,解决身心和谐问题已成当务之急。在传统道家(教)的智慧中,深蕴着解救世人身心困境的源头活水。

  从身体到心灵的养生之道

  是身体决定心灵,还是心灵决定身体?身心之间是如何发生联系的?此类身心关系问题,是自古以来西方哲学、宗教和自然科学的一大疑难,迄今未获妥善解决。当前,现象学、医学、生命科学已在此领域取得长足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身心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甚至很难严格划分身心的界限。中国文化的整体思维方式,使国人没有走上身心对立的道路。这典型地体现在道家养生上,它既推崇精神的修为,又不忽视形体的修炼,两者相辅相成,无一偏废。因此,道家养生与现代科学的前沿存在相合之处,以身体作为心理的物质基础,注重身、心间的良性互动。

  人生活在身心的内外往复之间。然而除道家(教)外,以往的各家哲学或宗教常偏重心灵,而忽视、轻视甚至贬低身体的意义。梁漱溟年近不惑方晓悟,道家在人类生活中自有其真价值,并谓之“身学”:“道家为学所重在人身,趋向于此身之灵通而造乎其运用自如之境。”道家(教)的确格外看重身体,并善于从身体入手来解决身心问题。身是心的物质载体,身为本,心为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也是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产生于物质,但对物质有反作用。在基础建设(如师侣财地)不去尽心尽力完善的情况下,不宜过分强调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以避免颠倒妄想。

  道家养生一贯坚守物质性身体的第一性,虽起于身体,但并非终于身体。《吕氏春秋·先己》云:“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修养身心作为世间最根本的要务,是理顺一切事情的前提。据汤用彤研究,《吕氏春秋》中,治身与养身、养生、养性都包括人在肉体方面的保养。这类问题不仅是一个如何保养身体的医学问题,而且涉及身体和精神、生理和心理、形和神(物和心)的关系,以及治国平天下的方法问题。《吕氏春秋》的治身观融会了道家身国同构、内圣外王的理论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贯通了儒道两家思想,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事业是身体的延伸,事业成败常与身体盛衰直接相关。马王堆医书《十问》载大禹治水屡败,病患缠身,家中大乱。师癸告诫他“凡治政之纪,必自身始”,即治国纲纪,要先从调理自己的身体开始。于是大禹治神气、练筋骨,百脉充盈,精神焕发,家国皆复祥和。因此,若不能打好身体和谐这一基石,就会精神状态失衡。若不自量力企图跳出这一自然规律,往往是折腾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但也有超常禀赋之人能突破物质的束缚,实现精神的超越。然而,毕竟世间罕见。

  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是自古以来的道家传统智慧。《黄帝内经》指出,心理活动是由身体产生的,分属于五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论》),还主张脏腑是情绪活动产生的生理基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天元纪大论》)。身体的生理结构及其功能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心理状态,甚至人生命运。那些身残志坚的人,之所以能凭借顽强意志创造奇迹,正是其意志所属的脏腑核心功能健全。体若不健,心必难宁,这在生活和科学上已不断被证实。若无好身体,无论如何开朗,也会意志消沉;再怎么努力,终究一空。有人认为,作为脑力工作者,肢体发达与否无所谓。其实,就连教书这类似乎不用体力的活,也同样需要健康的体魄,如此才能带来平和的心态。任何心理问题,都有其物质或能量的基础。例如,为什么人们有时会闪出一些邪恶的念头?这是因为其背后有种负面的能量,或所谓邪气,若将邪气清除出去,邪念自然就没了。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身心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激烈竞争和生存焦虑。对于这类身心疾病,西方医学已难于应付。面对诸多心理问题,现代心理学亦颇感棘手。其实,许多心理疾病不只是由主观因素所致,很多是由生理问题引发。像抑郁症,就多由身体的失序而导致心绪的紊乱。因此,除了心病治心、身病治身的老路之外,心病由治身入手,身病由治心入手,或者身心同时兼治,常有事半功倍之效。

  传统心学养生从最高的统一原则出发,先建立一个心性形上学以提升人的境界,进而通过心力来调节身体。道家则在融摄心学的同时,注重从下向上的身学路径,以实现由身体到心灵的升华。这两种路径分别适用于世上“境随心转”和“心随境转”的两类人,但前者极其难得,后者则占绝大多数。后者的身学路径与现代思维模式颇为一致。就现代思维与传统思维的区别,美国哲学家丹尼特比喻是吊车型,前者是举重机型。

  心学与身学正好对应以上两种思维模式,道教之音,它们犹如太极图中的阴阳两仪,对立统一,互为其根,最终目标都是提升身心和谐的境界。其结果虽一致,过程却不同——吊车型思维往往需要做过多假设,这就导致其路径往往并不顺畅;举重机型思维则从身体的本质需求出发,由低到高地逐步推进(如精气神依次转化),不需要做太多假设,这就导致其技术更为牢靠,道路更为通畅。道家养生,是一种在身心和谐的基础上,与自然、社会融洽相处的健康生活方式。它理念先进,同时兼具现代性和可操作性,因而在当代呈现出新的活力。

  沟通身和心的桥梁

  养生是在道家修炼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套使人延年益寿的学问。《老子》、《庄子》、《列子》、《吕氏春秋》、《黄帝内经》等经典,为传统养生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儒家虽强调修身,但往往不着眼于身体层面;而道家则彰显了身体在生命中的主体意义。在道家看来,修齐治平的大学之道要以身心修炼为本,探寻天人之际的哲学认识活动也要从身体出发。作为集传统养生之大成的道家身学正是这样一门修身养性、安顿生命的学问。它是以自然为宗而融贯形成的完整系统。这实际上也成为道医乃至中医的基本内容和特色。

  在西医体系中,与养生类似的活动称为预防保健。其目标是避免或推迟疾病的出现。道家养生则不满足于预防保健,还要进一步提升生命质量。西方热衷的健身,其实宜称作健体。它更多是在肢体等外在的层面上兜圈子,而忽视了内在精气神的调养。锻炼时若不能做到放松,就易导致筋骨受损,如此造成的伤害实过于收益。道家更注重内在身心的修为,西方文化则更看重外在体格的塑造。

  经过长期的养生实践,道家认识到身与心(即形与神)是一有机整体,并形成了精(形)、气、神三宝一身、三位一体的系统观。《淮南子·原道训》曰:“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体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精神是生命活力的主宰,而气作为充盈周身的生命能量,是把形神结合在一起的导体。它表现在养生上,就是身心并重、性命兼修的炼形养心法。道家养生的基本内核“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就是在调形正体的基础上调息(气)、调神,逐层提升:首先通过调整形体姿势而促进气血流动,使经络畅通、气血平和以筑基,进而影响心情和思维,从而使身心和谐,达到金刚不坏、与道合一之境地。汤一介先生指出:“道教通过行气导引排除内外对自己身心的干扰,这发展为气的内循环,而有内丹学。”《庄子》的坐忘、心斋就是:“只有不执着自我的形骸与心志,否定束缚身心内外的一切,才能和‘气’一样‘虚而应物’,以达到物我两忘的超越自我的身心内外的和谐境界。”道家素来反对“人为物役”的异化,要求“物物而不物于物”,通过天人一体的内修外炼,复归人之天真本性,而达致身心的绝对逍遥(自由)。

  道家的内在超越性特点要求在生理和谐的基础上,也要讲究心理和谐,以及这两种和谐之间的和谐。此即精神与形体修炼不可偏颇的性命双修:内养心性,外炼形体,形神俱妙,与道俱化。其道深广,并非限于物理性层面的身体。性命双修要求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并重,不但要追求健壮的体魄,也要追求健全的心理素质,这两方面都得到活泼的发展,才能有真正幸福的人生。《性命圭旨》总结道:

  是以神不离气,气不离神,吾身之神气合,而后吾身之性命见矣。性不离命,命不离性,吾身之性命合,而后吾身未始性之性、未始命之命见矣。未始性之性、未始命之命,是吾之真性命也。我之真性命,即天地之真性命,亦即虚空之真性命也。故圣贤持戒定慧而虚其心,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身保则命基永固,心虚则性体常明。性常明则无来无去,命永固则何死何生。况死而去者,仅仅形骸耳。而我之真性命,则通昼夜、配天地,彻古今者,何尝少有泯灭也哉。

  在心性、神识方面的修炼为性功,在形体、气脉方面的修炼为命功。心力或体力弱者宜先祛病健身,从命功入手,辅以性功。而上等根器者直接从性功入手即可成就。思想有问题者,也宜先修性功,提高追求的层次,配合药食和炼气,变化心性,积功累德,定能获得良好效验。性功与命功因人而异,可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但其要在以生理变化心理,同时也以心理变化生理,互促共进。

  总之,道家养生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无论是先从调整身体出发,还是从心灵出发,最终是要通过科学方法达致身与心的和谐统一,进而使人的生活达到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样就能帮助现代人提高体质和智慧,从而在面对繁复和充满欲望的生活时,能够更加从容自在。实践证明,道法自然的身心养生安全而高效,值得向全社会普及,并可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在身心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它对于解除人们的身心困扰,维持社会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