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养生知识网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邹伟俊《黄帝内经阐释》•四气调神论(四)

2022年07月23日 14:53:562370百度已收录

  黄帝内经阐释•四气调神论(四)

  主讲:邹伟俊

  讲课时间:2009年4月2日

  讲课地点:南京•建邺路

  我们今天讲《黄帝内经》的第二篇:《四气调神论》,这一篇跟上一篇《上古天真论》,好像是姊妹篇。

  这两篇是很重要的,在“苍生大医”里是属于纲领性的,而且这两篇好像是姐妹篇,我们还是先回顾、复习一下。

  在上一讲中我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四种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讲这四种人的意图是什么呢?

  这表明黄帝是提倡这四种人的。

  那这四种人是什么人呢?

  是圣人,都是圣人,而且这四种人是保持天真的,是具有天真色彩的圣人,我们讲的是“上古”,是“天真”,这四种人也是上古之人,当然,我们也讲到,“圣人”和“贤人”是今世之人,是隐居在今世的人,但他们实际上是带有上古色彩的人,今世里也有上古之人,你不要以为没有。

  所以它的意思是提倡回归“上古”,回归“天真”。

  它通过提倡这四种人,希望天下的民众,都走圣人的道路,不要走凡人的道路。

  这就涉及到了两种类别的人:一种是圣人,一种是凡人。

  《黄帝内经》显然是提倡超凡入圣的,要不然它为什么把这四种人捧得那么高呢?

  它文字后面就是这一个意思,这不就是治国之道吗?

  这些话出自黄帝之口,黄帝是帝王,是总统,由他来讲这些事情是什么意思啊?

  还不就是治国嘛,一个国家的人都超凡入圣了,这个国家治理得怎么样?

  不用说了。

  所以《黄帝内经》是一本治国平天下的书,它是希望大家都成为圣人,保持天真。

  那么,圣人跟凡人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能不能成为圣人呢?

  这一个问题倒是值得研究研究,考虑考虑。

  它上面讲的圣人好像是超人,“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实际上,讲穿了大家也能明白,其实就是把我们凡人很重视的那些东西去掉。

  我们凡人重视什么呢?

  重视物欲横流,追求物质享受,追求大吃大喝,追求色——好色,这是我们凡人的一种特点,它让你去掉。

  用佛教的观点讲,就是把六尘搞搞清楚,这四种人对六尘是清清楚楚的,知道它的本性是虚妄的,物质的东西是虚妄的。

  佛教讲的六尘很重要,色、声、香、味、触、法,领悟到六尘是虚妄的人就是圣人了,光讲还不行,要确实领悟到才行,这样就能逐渐进入圣人的行列了。

  如果你认为不是虚妄的,是真实的,是非常值得追求的,那你还差得很远,还是个凡人。

  也就是说,对外部世界拼命追求的人,那就是凡人,对外部世界若即若离了,追求精神内守,这些人就在向圣人的方向走了。

  《上古天真论》中讲得很清楚,以妄为常的人就是凡人,把虚妄的六尘当做是正常的,当做是宝贵的,钱财实际上是虚妄的,他认为很重要,要保留下去,传给后代,亿万家财要传下去。

  圣人讲,你这些都是虚妄的啊,都是纸头啊,是一堆废纸啊,一沓子废纸啊。

  如果你也有这么一个认识,你是厉害的,你在往圣人的方向走了。

  所以,《黄帝内经》是提倡超凡入圣的,把四种人推了出来,给大家作为榜样,是这样的意思。

  所以我们认识到,它对民众是一种终极的关怀,它对民众的关心,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解决小康问题,它是从根本上,从终极上解决民众的问题。

  所以黄帝治国,是对民众进行终极关怀,实际上跟《药师经》是一致的,《药师经》讲的,也是这一类的终极关怀,它也是治国平天下的书。

  所以我总是考虑,把《黄帝内经》和《药师经》进行类比,它们是一样的,你就可以把《黄帝内经》看作是《药师经》,语言不一样,但是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这是《上古天真论》里一个很重要的治国方略,所以我们总是把《黄帝内经》看作是一本讲帝王之道的书,讲的是帝王之学,这是有理由的。

  我们上次也讲过,天涯何处无芳草,既然六尘是虚妄的,何必在饮食上、在色欲上过度追求呢?

  饮食问题主要是用来活命的,饮食的主要作用——0.618,是为了活命,因为你的躯体在世上必须要活下来,活下来就要吃点东西,饮食无非就是这一个意思啊,这是主要的啊。

  我们现在又增加了一个饮食享受,把它搞到主要的位置上了,这是有问题的,这是主次不分了。

  色欲也是这个问题啊,上苍安排我们人有男女,上帝造了男女,是什么意图?

  上帝原来好像只造了一个男人,叫亚当,没有女人,伊甸园时代好像是这样的,为什么后来要有女人呢?

  他总有他的意图吧,那他的意图是什么?

  我们不妨问问上帝,当然我又问不到,但我们的《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了,就是为了繁衍后代,繁衍后代。

  如果只是造一个人,上帝可以用泥土,造那么多人呢?

  那就要繁衍,就要靠这个。

  所以说,繁衍是主要的,现在我们今世将男女搞得复杂化了,要搞享受了,这是不对的,我们不要走邪道,要追求高雅,要追求饮食和色欲里面的高雅,我们是这么讲的。

  高雅又是什么意思呢?

  天涯何处无芳草,用这句古诗可以表达一下,这样就可以避免了六尘的虚妄,如果不去掉虚妄,你不可能进 “入圣”这一条路,你只能是一个凡人,下场就是“半百而衰”,你不可能“度百岁乃去,动作不衰”。

  《上古天真论》就这么回顾一下,我们特别强调了其中的治国色彩,这样一来,我们又考虑到了一个问题,中医,西医这两种医学,哪一种医学以后的前景会更大一些?

  到底哪一种医学是未来的方向?

  我记得以前钱老,钱学森先生说过,他说中医是方向,西医不是方向,他明确地讲过,我记住了他的话。

  我还追问过,为什么中医是方向呢?

  钱老为什么会讲这样的话呢?

  我现在也领悟到了,从治国这个角度来看,中医是可以帮助治国的,西医不能帮助治国,西医搞不好会误国。

  中医是能帮助治国的,因为中医引向了这一个思路,超凡入圣,西医是追求物欲横流的,它只能造成“半百而衰”,所以,如果要问哪一种医学好,我不能讲都好,你要问哪一种医学是方向,我还是讲中医是方向。

  我不是在自夸自卖,从《黄帝内经》的领悟上,我平心而论,中医是宝贵的。

  它有治国的思想,治病与治国相通,医运与国运相通,这都是中医才能讲出来的,西医是讲不出来的,没有哪个西医会讲出这样的话。

  另外,这几讲听下来,你们也大概能理解我是怎么阐释的,今天我们继续阐释它的姐妹篇,《四气调神论》。

  我们先来作题解,解释一下题目。

  何为“四气”?

  何为“调神”?

  “四气”的意思大概就是指四季:春、夏、秋、冬,那为什么不叫四季呢?

  是不是“季”跟“气”是通的呢?我也推敲过这一个问题,大概《黄帝内经》里的意思,如果只讲“四季”,不如讲“四气”好,因为“四气”是可以泛化的,我们下面也是要泛化讲的,要延伸其概念。

  如果它用四季调神论,那就会定死了,我们还要阐释,还要泛化,而“四气”的概念是模糊的,可以让你泛化,让你延伸,这就活了,所以用“四气”是好的,我们这里要说明一下。

  “调神”是什么意思呢?

  是调心神,与“心”有关了,《上古天真论》中的文字,重点之一是放在保持“肾精”上面,要保持精华,而在这一篇里,重点强调一个“心神”,保持神,这个心神的调养,要跟四气和谐,要跟四季相和。

  也就是说,要与天相和,四季变化是天时变化,要跟老天相和,这样你的心神就调好了,所以说,调神是这个意思。

  下面要讲到怎么一个调法了,讲到在四季里怎么调神?怎么养生?

  其实还是在讲养生之道,这跟《上古天真论》是一致的,所以是姐妹篇。

  那么我们一个人,在四季之中,该怎么养生?

  怎么调养心神?

  我们先说说四季,四季是有一个划分的,春天是什么时候开始?

  夏天是什么时候开始?

  你以为四季那么简单吗?

  《黄帝内经》里讲的四季,是根据什么天文历法而来,这也是要交代清楚的。

  照我看,它跟《吕氏春秋》是一致的。

  《吕氏春秋》这本书的年代比较明确,是战国末年的,吕不韦生活的年代是比较明确的,他组织了三千食客,专门编写了《吕氏春秋》,里面有很多邹衍的阴阳家的东西,该书最前面的一篇:《十二纪》,就是阴阳家的东西,这里面划分的四季,跟《黄帝内经》是一致的。

  《十二纪》是从“立春”开始的,从“立春”那天起就是春天了,到“立夏”前一天为止,这三个月为春天。

  它是以四个“立”来划分四季的,叫“正月建寅”,它的正月是从寅月开始的,立春的那个月是寅月,不是“正月建子”。

  我们以前介绍过《玖玖历》,那是“正月建子”,“冬至”那一天开始为一年之首,古代有这样的历法,所以“冬至”非常重要,它这里是“正月建寅”,“立春”为一年之首,这里又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到底是《吕氏春秋》早,还是《黄帝内经》早?

  是谁引用了谁?

  这里又涉及到了一个互相引用的问题,不过这倒也不必争了,它们两个是一致的,《吕氏春秋》是划分了十二个月,清楚地讲了每个月国家要做什么事情,每个月皇上应该怎么样,下面的民众应该怎么样,什么事情不能干,什么事情应该干,这些都讲得清清楚楚,这是治国用的,治国平天下用的!

  这样一来,就很省事了,不用搞那么多官员,是无为而治,所以说,它是用于治国的。

  既然《四气调神论》里的历是这样的历,我们就可以编一部历,叫《四气调神历》,我们准备把它编出来。

  这样一来,《黄帝内经》里就有三部历了,一部是《四气调神历》,一部是《五运六气历》,我们已经编出来了,还有一部是《九宫八风历》,我们也已经编好了。

  《黄帝内经》里就有三部历,保存了古代的历法文化,这里这一部《四气调神历》就是用来养生的,当然也可以治国平天下。

  这是我们要交代一下的,它跟《吕氏春秋》是一致的,我们不必追究是谁引用谁,照我看大家都是抄邹衍,邹衍比《吕氏春秋》早,《黄帝内经》恐怕也是在邹衍之后。

  下面我们介绍四季养生是怎么养生的?

  经文要解释一下,很精彩。

  首先是春季,描述何为春季,春季有何特点:“春三月,此谓发陈”,也就是说,这三个月总体上叫做“发陈”,发陈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把以前旧的,陈的,在冬天时埋没在地下的,要发出来,春天就是这样的一个季节,“天地俱生”,草木在春天都生长出来了,杨柳青青,桃红柳绿;“万物以荣”,万物欣欣向荣,这就叫春天,这是告诉你,春天就是这样的一个特点,那么在这样一个季节,一个人该怎样养生比较好呢?

  “夜卧早起”,在春天要稍微迟一点睡,因为前一个季节是冬季,它不是这么讲的,它讲冬天要早卧迟起,恐怕八点钟就要睡了,而到了春天,作息起居上要改变了,要夜卧早起,可以稍微迟一点睡觉了,要早一点起床,不能起得太迟了,起床后怎么办呢?

  “广步于庭”,在庭院里散散步;“被发缓形”,要把头发散开,要慢慢走,放松一些,不要太紧张;“以使志生”,这样子有什么作用呢?

  使志生,我们人的情志不能太压抑,冬天是个压抑的季节,到了春天,不能让我们的精神再太压抑了;“生而勿杀”,春季有一个特点,要生,上天有好生之德,要生,不要有杀孽,头脑里不能有杀的念头;“予而勿夺”,要给予,不要拿人家的东西,不要贪财,要多给人家一点,施舍一点;“赏而勿罚”,要赏,给小孩子一点压岁钱,不要施行惩罚,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春天要有这种心态呢?

  因为春天属“仁”,因为上天在春天给万物施行“仁”政,老天给予,让万物生长,春天那么繁荣,是谁给予的?

  是造化给的,是天给的,天多么仁慈啊,有好生之德啊,人要跟着天走,也要这样子效法,不能惩罚人,在春天是不能杀人的,判了死刑的人,只能关起来,还要给他吃的,要到了秋天才能执行,春天是不能执行死刑的。

  “此春气之应”,这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

  这是应春天,春气就是这样子的,“养生之道也”,这就叫养生之道,这是第一个“养”,这个“养生”是指养春天的“生”,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养生之道的“养生”,它是指春天为 “生”,这是不能含糊的,要顺应天时,都要这样,如果不这样会如何呢?

  “逆之则伤肝”,如果违反,就会伤害你的肝,你的肝就会受到损伤,夏天就会出问题;“夏为寒变”,到夏天就会寒气重,为什么会寒气重呢?

  违逆了一下春气就要寒气重吗?

  因为木不生火啊,春天的木气不够,你本应该顺应春气,使木气旺,现在你违反天时,木气衰了,不能生火,到了夏天火就不够,“奉长者少”,奉养生长的能量就不够了,“长”是什么意思?

  “长”是夏天的特色,夏天是生长的时节,因为春天不行,所以夏天没有能量,夏天草木萎谢不长的原因,就是春天木气不旺。

  违反了天道,春天是这种养生之道,春天要好生,不要有杀念,丢掉杀念,处处好生,放生。

  春天要放生,这是符合春气的,这样,春天就会健康,肝气就会旺了,血脉也充足了,所以春天关系到肝的健康,春天的养生之道就是这样的,春天要放松放松,不要太压抑,也不要发火,春天也要少发火。

  那夏天怎么办呢?

  夏天是从“立夏”开始的,我们现在还没到夏天,“清明”之后是“谷雨”,“谷雨”之后就是“立夏”了。

  “夏三月”,这是讲夏天的三个月了;“此谓蕃秀”,这个季节的特点是蕃秀,蕃秀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草木稻禾已很茂盛,欣欣向荣;“天地气交”,这三个月天地的气相互沟通,水气很多,云很厚,经常会下雨,从地上吸水气,然后再落下来,这是气交,夏天的气候是这样的;“万物华实”,万物丰茂,长得很充实,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怎么养生呢?

  “夜卧早起”,也就是说,夜里可以稍微迟一点睡,要早一点起床;“无厌于日”,不要讨厌阳光,夏天不能讨厌阳光;“使志无怒”,你的情志不要发火;“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要出出汗,不要在空调房间里面蹲着,不要讨厌太阳。

  我们现在的人,已跟大自然不亲和了,到了夏天,就很讨厌太阳,要擦防晒霜什么的,这些东西是不能用的,太阳是好的,紫外线对健康是有益的,我们现在人怕紫外线。

  还要出出汗,夏天多出点汗是好的,我们现代人不想出汗,躲到空调下面去了,这都是不对的,不是夏天的养长之道。

  “若所爱在外”,情志上感觉好像喜欢的东西在外面,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我对外面很有兴趣,太阳很好,是这样一种心态;“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这是应了夏天的养长之道,这样可以把夏天“长”这种气养出来,“长”是什么气啊?

  生长之气,我们一个人有生长之气,夏天有生长之气,所以夏天是长身体的时候,跟大自然是一样的,如果违反了会怎么样呢?

  “逆之则伤心”,要伤心的;“秋为痎疟”,伤了心之后,到了秋天就会咳嗽,要伤肺了,会变疟疾,打摆子;“奉收者少”,给秋天的气太少了;“冬至重病”,到了冬天,病就会重,夏天如果不注意养长,胡搞,到了冬天病就会重。

  所以,夏天的作息起居非常重要,我总是劝大家,不能像现在这种生活方式,这是有问题的,是肯定不行的,是违反《黄帝内经》的起居养生之道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醒一下。

  秋天怎么办呢?

  秋天应该怎么养生呢?

  秋天又是一种气候了,“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是容平,不再像夏天那个样子了,天地很大,平了;“天气以急”,天气急了,季风来了;“地气以明”,地气很明亮,能见度很高,秋高气爽,是这样一种气候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有相应的养生之道;“早卧早起”,秋天要早点睡,不能睡得很迟,也要早点起来,早起跟春天是一样的,但是晚上是早卧,不是夜卧;“与鸡俱兴”,要跟鸡一样的早起;“使志安宁”,心态要安宁一点;“以缓秋刑”,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心态呢?

  秋天是“杀人”的时候,叫“秋杀”,你看秋天的西风多厉害啊,草木都凋零了,梧桐树的叶子都落了下来,黄叶满地,这是一种什么景象啊?

  这是肃杀的景象啊,大自然的草木都被杀了,谁杀的?

  造化杀的,这时候该杀了,也就是说,秋天是该杀了,不能不杀。

  秋天是要杀的,春天不能杀,在这种时候,我们人要相应,所以人要安宁,要这样养生,“以缓秋刑”,跟秋天这种杀气要“和”;“收敛神气”,神气要收敛,不要散出去,因为一股杀气的时候,神气散出去是不利的;“使秋气平”,跟秋气平;“无外其志”,不要像夏天那样,爱在外面,要多蹲在家里了,因为秋气太厉害;“使肺气清”,使肺气清肃;“此秋气之应”,这就是与秋气相应;“养收之道也”,收,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以是养收之道,如果违反,就会伤肺;“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伤了肺,冬天就会拉肚子;“奉藏者少”,提供给冬天收藏的物质和能量就少了,秋天是收获的,充分收获,冬天储藏的物质能量就多,秋天胡搞,冬天就没有多少粮食收藏,这叫“奉藏者少”,冬天是要麻烦的,“冬为飧泄”,精华都排泄掉了,这是秋天的起居养生要领。

  下面冬天来了,秋天以后是冬天,“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的这三个月,是这样一个特点:天地是封闭的,冻起来了,草木也看不到了,到哪里去了呢?

  “水冰地坼”,水结冰了,地开裂了;“无扰乎阳”,阳光也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要有相应的起居养生之道;“早卧晚起”,要早点睡觉,不能睡得很迟了,要晚一点起床,多睡一会儿,在被窝里多待一会儿,不要一大早就起来晨练。

  现在很多老年人天还黑着,就起来晨练了,还以为这样对身体好,搞错了,这样的晨练方法是找死啊,冬天是不能这样的,冬天是要睡懒觉的。

  我冬天都是要睡懒觉的,恐怕每天要睡到七点多钟,有时候甚至要睡到八点钟,为什么呢?

  根据《黄帝内经》,它要我们晚起,“必待日光”,要等候日光,冬天的太阳起来得迟,人要跟着太阳走,这不会错啊,我是对的啊。

  你不要笑啊,你不要以为我懒,当然,我已经退休了,你们要上班,那也没有办法,我是可以迟一些起床的。

  “使志若伏若匿”,心志好像要埋伏在那儿,不散露出来,冬天就是要这样的,好像藏起来了,我们的心态,情志,藏起来了;“若有私意”,好像有隐私一样,不向外漏,心态要躲藏起来,因为冬天不能暴露,因为外面都是严寒,暴露是要吃亏的,是要倒霉的;“若已有得”,好像我得到了一点东西,藏起来,这样的文字,描写的多妙啊。

  要“去寒就温”,不要跟外面的冷风对着干,好像你是精神抖擞的,衣服穿得很少,那样是不行的,要就温,要保暖,衣服要多穿一点,像现在的年轻人这样穿是不行的,冬天穿得太少了,冬天衣服要多穿一点,我冬天是一定要多穿衣服的。

  “无泄皮肤”,这就是说,不能出汗,刚才讲到夏天时,说要泄,要大出汗,冬天就要“无泄皮肤”,泄是什么?

  出汗,不能出汗;“使气亟夺”,这样才能防止身体的气被夺掉;“此冬气之应”,这种养生之道跟冬季的气是相应的;“养藏之道也”,这就叫养藏之道。

  我们讲了四个“养”了,这儿是“养藏”,秋天是“养收”,夏天是“养长”,春天是“养生”,四个“养”,要记住。

  如果冬天逆了“养藏”,会伤肾,“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到了春天,会没有力气,萎弱无力,这是因为“奉生者少”,“藏”是为“生”服务的,“藏”下面就是“生”,藏得多,生得就多,春天就生发得多,所以,如果伤了肾,“奉生者少”,明年春天会生病的,所以冬天要保护,不然会伤肾的。

  你们看,四季养生就是这样养生的,它囊括了我们一年四季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就在这里面,这是上古的起居养生方法,我们今世之人已经不行了。

  《黄帝内经》时代的今世之人也已经不行了,我们现在的今世之人就更糟糕了,所以现在危险得很啊,会“半百而衰”啊,“度百岁乃去,动作不衰”是不可能的啊。

  所以这一篇是有指导意义的,它是概括性的,概括了一年四季的起居养生之道,生活方式,都概括出来了,结合一下上一篇《上古天真论》,你们看,是姐妹篇吧,它们都是讲养生之道的,这里讲的是“调神”。

  这样,我们就可以拎出一个“四养之道”,四季有四种“养”:养生,养长,养收,养藏,这四养是非常重要的,它又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就是《黄帝内经》中概括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这两个季节要把阳气调养好,秋冬这两个季节又要把阴气调养好,是这个意思。

  这是概括性的,用这两句概括四气调神,用它来概括四养之道,这就是格言了。

  所以我们总是讲,《黄帝内经》里提供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的格言,这就是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它的意思就是说,要跟天地阴阳相和,要和,不能对着干,你不能瞧不起老天,瞧不起四季。

  我们现代人瞧不起老天,这就很遗憾,我们今世之人瞧不起四季了啊,你说现代人哪个还买四季的账啊,哪个还晓得四季养生啊?

  所以我要编历,就是针对这种情况。

  八零后、九零后的人都不晓得季节,二十四节气更不晓得,所以我专门写好了二十四节气,让我孙子背诵,弄懂了二十四节气,记熟了,才能看懂我编的《玖玖历》。

  现在的年轻人必须要了解我们老祖宗发明的历法文化,因为它是为起居养生服务的,是为生活方式服务的,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要尊重天地,要尊重天地阴阳之道,现在中国人不尊重,外国人也不尊重,恐怕现在这个时代,是不尊重天地的时代。

  工业革命,商业社会,天地可以不要了,恐怕这样对身体是不利的,所以,《黄帝内经》还是有现实意义的,你要认真选择,不要随大流。

  我是不买潮流的账,我只晓得上古不错,我有上古情结,我晓得《黄帝内经》是对我好的,是老祖宗的宝贵东西,而且我还要推广给全世界看,我们是这样的。

  讲到这里,《四气调神论》讲得似乎差不多了,四季养生的文字也就这么点名堂了,不行的,这样讲在二十一世纪还是不行的,古代这么讲讲也就算了,现在如果还这样讲,可以说等于不讲,这还要你讲吗?

  所以我还有下文呢,还要泛化,延伸。

  我喜欢的讲法就是这样的,要延伸的,要泛化的。

  下面我们开始。

  既然讲到了“四养之道”,能不能泛化呢?

  能不能延伸呢?

  延伸的结果会怎么样呢?

  怎么延伸呢?

  实际上《黄帝内经》本身就是延伸的,它并没有死在 “四季”概念上面,我不是凭空说的,我有证据,我们举出来。

  《黄帝内经》里有个“四经”,“四经”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四脏:肝,心,肾,肺,没有脾,难道它漏掉脾了吗?

  它没有漏掉,它是为了跟四季配合,这是有所考虑的,你不要以为是它疏忽了,五脏里丢掉了脾脏,对不起,它是为了跟四季配合,脾先放在旁边摆着,它是这样的一种思维方法。

  这就是说,它延伸到藏象里了,延伸到生命结构里面了,用“四经”对应“四季”,它还把一日分成了四季,四季是一年四季,怎么搞成了一天也有四季呢?

  《黄帝内经》里偏偏就有“一日分四季”,《灵枢》里专门有一篇讲到了这样的划分,经文是这样的:“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他想请岐伯再讲一讲四时之气,岐伯说,四时之气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这是一般所说的四季之常,“人亦应之。”下面接着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怎么分呢?

  “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你们看看,这样的思维方法,西方是没有的,起码我没有发现,而我们中国人善于这种思维,这种思维有什么好处呢?这样认识有什么用处呢?

  我们接着看下面的经文,“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早晨人气旺,身上的病气就衰了,所以早晨的时候,病往往会有所好转;“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日中人气会长,可以克制病邪,所以到了中午,药也没吃,病莫名其妙会好转了,原因是什么呢?

  “人气长”,阳气旺了。

  “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你们看看,用四季,这样来解释病理现象,这个妙不妙?

  而且它也符合实际的病例状况,也是从实际中概括出来的,这让人不能不佩服《黄帝内经》的这种思维方法。

  这种思维方法是很高明的,它是什么呢?

  就是泛化,这种思维是很灵活的,一点都不呆板,不像西医,不像现在那些搞形式逻辑的人,他们很呆板,概念是不能动的,概念是不能偷换的。

  怎么不能动呢?

  概念就是可以动的,是可以延伸的,这样的思维方法,我称之为“泛化思维”。

  我一直给你们介绍过的这种思维方法,是导源于《黄帝内经》啊,是阴阳家的文化啊,钱老对我研究这种思维方法很支持,说我这个泛化思维好,实际上我告诉你们,就是导源于《黄帝内经》。

  这样一来,我们就把“四季”大胆泛化,它提供给了我们一种思维方法,我们拿来用,用了之后的结果,可能是很好的,会出现创造性思维。

  我在这里介绍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黄帝内经》里的这种高明的思维方法,你如果能掌握,能熟练地应用,在创造性思维研究上一定会有所突破。

  我们现在的青少年教育,正需要有创造性思维,怎么创造呢?

  这里就有现成的法宝啊,我们下面再来介绍介绍,试试看。

  它讲的四季是春、夏、秋、冬,那么人体的内部,人的情感,是不是也有四季呢?

  有的,情感有四季:怒,发火,就是春天;喜,兴奋,就是夏天;悲伤,忧郁,就是秋天;焦虑,恐惧,就是冬天。

  如果从事心理学的人听到这些,会觉得有新花样,情感、情志也能分四季。

  中医里面还有一个卫、气、营、血的认识,是人体的一个生命现象,它也是和四季对应的:卫是春天;气是夏天;营是秋天;血是冬天。

  它在传染病的转变中,可以应用得很妙,古代一些医家,在这一个问题上是有发挥的,被称为一大家,卫、气、营、血,春、夏、秋、冬,都有季节上的特点。

  你不要把病看得了不得,病也有四季的过程,你顺着这个规律来认识,你就能得到好处。

  不管什么病,总有开始,开始就是春天,总有加重,这就是夏天,病兴旺了,这个时候你不能硬顶,发高烧就是病的夏天的一个现象,后来发展到顶峰了,它就下来了,就是秋天,后来好了,就是冬天,这就是病的四季。

  所以我不怕我的痛风,我熬,最痛的时候就是夏天,那时候你只要熬过去,接下来就是秋天了,你不要怕,他不会永远是夏天的,我这个痛风,最痛的时候也就是熬一个半天,下面势头就弱了,它的秋天来了,最后就好了,冬天了。

  我的痛风也不用吃药,就是这一个四季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盛衰变化,是阴阳变化,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病也是这样的一个阴阳变化,你只要顺着它就可以了,你不要顶,顶就糟了,你在它夏天的时候跟它硬顶,发高烧的时候,硬要去退烧,这是不行的,我们现在的医学,现在的西医,不知道在那儿怎么搞!

  西医不管什么原因发高烧,都是挂水,这样的搞法,恐怕是硬顶,会把内部搞乱的,免疫功能会被搞垮的,所以我们要掌握病的四季。

  人的情志也有四季,有时候一个人到一个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发火,找不到原因,不知道怎么搞得,实际上它是有规律的,情志也有四季阴阳变化的。

  我们还能不能继续延伸呢?

  我又把它延伸到了一个人的一生,人的一生有没有四季呢?

  有的,一生有四季,青少年就是春天,中壮年就是夏天,老了,退休了,就是秋天,我现在就是秋天,还没到冬天,那什么是冬天呢?

  末年,末年是什么意思呢?

  是指高龄老人,西方人的划分是八十五岁之后,成为室内老人了,不能出去了,秋天的老人还是可以出去的,我现在还可以出去。

  人必须跟着四季走,如果违反了四季,会倒霉的。

  像我已经是秋天的老人了,如果还像壮年时那么去干事情,显然是不行的,如果硬要去搞,人会跨的,所以我不像壮年时那样奔波了,已经不再作万里之行了。

  我在壮年时代是奔波过的,恐怕小半个中国都走下来了,为了中医,需要请人的时候,我都会上门去请,上门是蛮苦的,要敲人家的门,要跟人家聊,很耗神。

  壮年时这样是可以的,现在不行了,现在我绝对不能这样干了,所以我也很遗憾,不少老友都不能去找他们聊天了,因为我没有精力了,聊到深更半夜已吃不消了,壮年的时候可以,现在的年龄季节变化了。

  当我到了末年的时候,也就不能来讲课了,现在还是秋天,还能搞搞。

  所以,青少年有青少年的养生方法,他就要出去,就要上进,你不能像老年人那样要求他们,中年的时候就要让他志在外,去谋生,养家糊口,必须要出去苦一苦,奋斗一番,不能贪图享受,因为你是壮年,是夏天。  

  到了老年了,退休了,就要注意一点,要收敛一点,你要回忆往事了,要总结经验了,这是一种收获的气象啊。

  什么叫收获啊?

  就是以前做过的事情,以前的阅历,要收拢起来,要回顾了,要总结了,这是人生之秋要做的事情。

  我现在就是人生之秋,所以我现在在做这件事,以前到底搞了什么名堂,我在回忆。

  以前干了哪些蠢事,以前干了哪些事还是可以的,现在可以回顾了,如果到了高龄,干这件事就不行了,你就要保持晚节了,要谨慎了,你这一生是不容易的,要收藏了。

  我们讲的是这么一个养生之道,是根据四季来的。

  命运问题也是这样的,命运问题也有四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命运是跟着你跑的,你是逃不掉的,那它到底有什么四季呢?

  它是有四季的,实际上命运问题就是两个字,一个是“穷”,一个是“通”。

  命运者,穷通之道也。

  通是什么呢?

  是春夏。

  穷,是秋冬。

  你说你的一生都是通吗?

  这是不可能的,坎坷总是有的。

  你的一生都是穷吗?

  也是不可能的,要饭的人(乞丐)都有走好运的时候,他有时候要到的饭很多,也有走好运的时候。

  每一个人都有穷通,这就是四季阴阳,那怎么办呢?

  在这样的四季阴阳之中,你怎么养生呢?

  穷的时候该怎么样?

  通的时候该怎么样?

  穷则独善其身,你就不要去拼了,好好休养,思考思考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能去干坏事,穷了还去干坏事就是要死了;通了就要兼济天下,既然你有能量了,就要做事情,创业,立功德,兼济天下。

  通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就是人生的穷通之道。

  你自己看着办,你看看你现在是穷还是通,该怎么办就去办吧。

  这就是穷通的养生之道,你这样养生,就能得到好处。

  你不会倒霉,穷了也不会倒霉,所谓身在江湖,随遇而安,我们的人生是在江湖里面的,我们的社会就是大江湖,我们人在江湖中该怎么办?

  硬搞吗?

  硬顶吗?

  要随遇而安,穷也安,通也安,通也是平常心,通是老天给我的,命运安排的。

  运气来了,运气是说来就来的,你是不晓得的,就像有的人中彩票一样,他自己是不晓得的,这就叫运气来了,我也遇上过,当然我不是中彩票。

  我在马来西亚那一年,老板请我去参加一个大的宴会,台上的老中医抽奖抽中了我,送了我一篮子日用品,我也不需要,就都送掉了,不管如何,我也算是中了一次奖。

  那时候运气好,莫名其妙的来了,我那几个月,在异国他乡还就是蛮顺利的,老板蛮听我的话,事情都按我说的办,我还在那儿办了个函授班,蛮成功的。

  人的运气来的时候,是很突然的,那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穷通之道,所以每一个人,似乎都有这种四季现象,四季养生之道可以帮助你怎么得到好处。

  一个家庭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四季变化呢?

  好像有的,《红楼梦》这本书,好像就是讲这一个问题的,它讲了一个大家庭的四季变化,它的春天是什么时候呢?

  大概秦可卿死之前的贾府的光景,是春天,那时候因为有祖上的福气,贾府的光景很好,丧事办得很豪华,是凤姐主办的。

  从她的死到贾元春省亲,因为她的省亲而造了大观园,大概这段时间是夏天,是贾府的兴旺时期;后来什么问题出现了呢?

  贾府被抄家,大概他们是贪官,被皇帝发现了,据说贾家在金陵负责江南织造的事,是有机会贪污的,抄家就是贾府的秋天。

  抄家之后,贾府不行了,死的死了,凤姐也死了,秦可卿早前就给凤姐托过梦,告诉她“盛筵必散”,那种情调已经是秋天了,西风起,黄叶落,后来就渐渐衰亡了,贾母死了,林黛玉也死了,贾宝玉出家了,这是冬天,一蹶不振了。

  这个大家庭就是这样的一个四季变化,如果知道了会有这样的四季变化,这个大家庭中的高明之人往往可以躲过灾难,可惜没有,所以最后是《红楼梦》的作者作了总结。

  他领悟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可惜他已经穷困潦倒了,这部书令人悲伤之处也就在于此。

  我总觉得《红楼梦》这部书有四季,每一个家庭都有四季,《金瓶梅》这部书也有四季,一个糟糕家庭的四季,如果你抓住了四季变化,就能一目了然。

  一切都跑不出四季阴阳的规律,我们现在这种老龄化的家庭也是这样的,如果我们认识清楚了,我们就可以考虑,怎么样从中得益。

  《红楼梦》是小说,看看玩玩,分析分析是可以的,我们现在对社会、对家庭的分析,就可以考虑避难了,可以考虑得益了。

  我们现在的两人家庭,从结婚到小孩出生,是春天;孩子出生到抚养成人,这段时间蛮长的,这是夏天;孩子长大后要出去了,这是秋天,家庭又回到了两口人,似乎是春天时候的景象,但是春天不会再来了,已经是秋天了,秋风扫落叶了,两口子老了,小孩子走了;最后面对的是空巢家庭,或者一个人已经先走了,留下的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或者很孤单的两个人,孩子不在身边了,一百多平方的房子是蛮好的,但只有两个人住,不晓得怎么面对,不晓得烧什么吃的,这是秋冬的景象了。

  我们当代是这样的一种家庭状况,那么该怎么办?

  我也遇上秋天了,小孩也勉强出去了,都各自工作了,那我们现在就要想方设法,硬是抓住孙子,留在身边,这样能经常跟下一代接触接触,尽量让秋天不要搞得我们太过凋零,尽量跟秋天相和,现在这样努力搞搞,还算可以。

  那么未来到了冬天呢?

  冬天我就不晓得怎么对付了,听天由命,到时候我就听天由命了。

  会遇上的,家庭的冬天该怎么办,现代人都会遇上的。

  我现在不去多想它,只是听天由命,这或许也是一种面对的方法。

  现在家庭的四季该怎么养生,好像也蛮值得研究的,实际上,照我看也是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通则兼济天下。”我现在是穷的,以后也会穷,老了之后不可能很通啊,那我就独善其身,我要求也不高,也不跟别人攀比,有地方住就可以了,不买房了,现在房价太高,反正你人一走,房子也不晓得是哪个的,就算了,得过且过,独善其身,保持一点晚节。

  那么社会有没有四季阴阳呢?

  这更是值得研究的,我们看看《三国演义》,刘备的蜀汉就有明显的四季,刘备得荆州之后的那段时间,是他的春天,原来刘备走投无路,无立锥之地,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得到好处了,赤壁之战后得到荆州、襄阳,那是他的春天;之后向四川进军,得益州,坐拥半壁江山,那是他的夏天;可惜,他的夏天不长,不久就被火烧连营,后来在白帝城托孤,桃园结义的三兄弟都走了,那就是蜀汉的秋天;后来还不错,秋天被诸葛亮撑了一段时间,没有马上变冬天,还有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刘阿斗还是享了一段福的,但是秋天已经没有旺季了,本事再大也不行,遇上了对手司马懿,实际上诸葛亮是搞不过司马懿的。

  后来诸葛亮死了之后,蜀汉就进入冬天了,姜维再厉害也不行了,大势所趋,司马师起来了,蜀国灭亡了,刘阿斗被弄走了,阿斗倒是蛮高兴的,乐不思蜀。

  整个蜀汉的四季是很明确的,可惜没办法,社会的四季,人是没有办法的,历朝历代都是这样,《三国演义》是文学,但历史也确实是这样四季变化的,每一个朝代都有四季。

  比如说唐朝,尽管唐朝那么厉害,那么兴旺,但最后还是衰亡了。它的春天应该是李世民在位的时候,李渊和李世民得了天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李世民之后,武则天冒出来了,你不要小看武则天,那是盛唐,武则天和唐明皇时期是盛唐,是夏天,那时候的唐朝多么强大啊;可惜,接着是安史之乱,秋天来了,秋天也维持了一段时间,后面跟着的就是残冬,晚唐,诸侯割据,五代十国之前,就是它的冬天。

  所以唐朝也是四季分明的,后面的宋元明清也都是如此,你们看看历史,都是这样的:开国皇帝是春天,朱元璋在南京建都的时候是春天啊,他那时候是有点为所欲为的,永乐皇帝到北京建都,那是明朝的夏天,国力雄厚,所以才有郑和下西洋;后来就不行了,秋冬季节来了,到了崇祯皇帝的时候,本事再大也不行了,崇祯皇帝还是蛮聪明的,但是已不行了,大势所趋了,北边的清国冒出来了,明朝的内部已经腐败了,腐败了之后还有什么办法?没有办法了,大势所趋,秋冬了,好像清朝也是如此,康乾是盛世,到了道光就开始进入秋冬季节了。

  所以,整个社会的变化,从历史的发展看是四季分明的,这里我们是可以延伸的,整个社会,朝代,是一个江湖,都有四季,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黎民百姓,想要在里面得到好处,就必须随遇而安,不管它是什么季节,你总归要适应,适应这个季节,你不能对着干。

  这就是说,要按着我们的这篇《四气调神论》来进行养生,这样一来,你就能得到好处。

  实际上,这里讲的也还是“通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比如说,在文革那样的情况下,你能对着干吗?

  你必须要适应它,适应它,你往往能得到好处,能逢凶化吉;如果你对着干,貌似你本事大得很,就是你本事大吗?

  就是你晓得四人帮有问题吗?

  别人不晓得吗?

  心中都是晓得的,要适应这样的气候,那是他们的夏天,他们要过去的,他们也不过是十年,你要明白这一个道理,耐心一点,做个逍遥派蛮好的,照我看做逍遥派最好。

  我在那个时候是接近逍遥派的,觉得还不错,没把我怎么样,没让我倒霉,我看到不少逍遥派还是得到了好处的,文革以后他们就冒了出来,为什么呢?他们在悄悄地搞业务,人家都在那儿喊口号,他们悄悄地躲起来搞业务,学中医,我那时候就在搞中医,对他们那一套没什么兴趣,到了文革以后,我就有好处了,我有时间了,我有积累了,不像他们,把精力消耗掉了,喊口号消耗精力啊。

  我没有消耗,所以我得到了好处,我也看到不少人得到了好处,所以你要适应社会的四季,这恐怕也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种智慧,是可以应用的。

  下面我们再介绍一个人,蛮有趣的,介绍一个北宋的阴阳家邵雍,邵康节。为什么在这里介绍这一个人呢?

  因为他搞了一个“四”文化,四,四季是四,春夏秋冬,这里有“四”这个数字出现了,我们前面讲过的,数,象,意,数是什么呢?

  是定性,定性就是性质,四季就是数,它是一种性质,春夏秋冬是四种不同的性质,你要了解这四种性质,这是“四”。

  “四”是可以用的,所以我们延伸了那么多,泛化了那么多,实际上这都是涉及到“四”的学问,对“四”研究到登峰造极的,就是这一位邵雍。

  邵雍的一生,在四上是下过工夫的,所以我们要介绍一下。

  他创造了四象阴阳系统,日月星辰,水火土石,元会运世,所以后来编出了一本书,叫《皇极经世》,把历史编到了“四”这个系统里面,这是了不起的。

  北宋人,邵雍,邵康节,因为他的出现,我们的“四”文化就出现了。

  我们中国古代有一种“四”文化,它的出现是因为邵康节的这种创造性。

  《黄帝内经》已经涉及到四季,“四”已经出来了,《易经》里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到了邵雍的《皇极经世》,已经登峰造极了,所以我们在这里也要顺便介绍一下。

  我们这一讲,把四季养生中的“四养”介绍了一番,时间差不多了,还没有讲完,看来也需要讲两次,讲一次怎么也不行,那我们下一个礼拜继续讲。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