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作为“秋三月”最后一个节气,气候最易反复无常,降温、大风等会经常出现。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郭娴认为,值此秋冬交替之际,人们更应注意养生调摄,使机体逐步适应冬季的来临。“所谓调养,既包括人体的起居、锻炼、饮食平和,也包括心神的收摄。”
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
“霜降时节气温下降明显,老人、孩子要及时添衣,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尤其应注意头部、颈部、手心、脚心等部位的保暖。”郭娴提醒。
郭娴建议起居遵循“早卧早起”的原则,顺应阳气的调达、阴精的收藏之性,避免熬夜干扰心神。
运动方面宜动静结合,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出汗导致腠理开泄,外寒侵袭而出现感冒的症状。郭娴推荐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传统养生功法,呼吸均匀、动息相随,与动作协调自然,以达到心神合一的目的。
饮食遵循“燥者润之”原则
“深秋燥邪当令,最易损伤肺胃,经常会出现皮肤干燥、咽干、口干、甚至干咳少痰的症状。”郭娴提醒,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可先从饮食上进行调整,饮食要以“燥者润之”(指津液缺少的病证应以滋润药治疗)为原则,选择一些润燥益气、清润甘酸的食物,以达到健脾、清肺的作用。推荐食用芝麻、糯米、粳米、乳制品、蜂蜜(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等柔润平和的食物,同时增加牛肉、鸡、鸭、鱼、虾的摄入,以达到平补气血的目的。
“此外,大枣、山药,其性味甘平,专入中焦,既可视作中药又可作为食疗中的食材,可保护胃气、健脾助运。”郭娴提醒,霜降时节应少食辣椒、生姜、葱、蒜等辛辣之物,少食冷饮、凉茶等,可固护脾胃,避免燥烈、生冷之性影响到人体的正气。
最后,郭娴表示,尽管“药补不如食补”,但需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进行个体化调养,如果胡乱进补,非但起不到调养身体的作用,可能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